北川绘美(日本浮世绘巨匠喜多川歌麿的传奇一生)

最后更新 :2023-02-01 06:11:32

浮世绘

说到浮世绘,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这幅创作于1831年的绘画作品在近200年里都广受好评。葛饰北斋也当之无愧成为入选“千禧年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可见浮世绘直到今天仍备受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浮世绘?

浮世绘是一种兴起于日本江户时代的风俗画,主要以版画的形式存在,力求表现整个不断变幻的浮动世界。浮世绘的题材丰富,包罗万象。除了像《神奈川冲浪里》刻画的优美风景,也有生动的美人图,还有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等。

葛饰北斋细心观察江户市民的生活风俗,擅长创作风景画。与他并称为浮世绘三大家的还有喜多川歌麿和安藤广重。而喜多川歌麿在浮世绘创作上同样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是第一位在欧洲受欢迎的日本木版画家。今天我们就透过高色调出版社艺术家系列的《喜多川歌麿UTAMARO》,走进这位艺术大家的浮世绘世界,了解这位日本浮世绘巨匠的传奇一生。

身世浮沉雨打萍

艺术家的诞生总是备受关注,不过关于喜多川歌麿的出生记载却寥寥无几,他的身世众说纷纭。但有一种说法最为众人接受,他的父亲是京都的一位名叫北川的画师。北川来往于栎木和江户之间,经营买卖。作为有妇之夫,结识了歌麿的母亲——画师鸟山石燕门下的女子。大概在1753年至1758年之间,歌麿出生。可是还未满10岁,父母接连去世,歌麿成了一个孤儿。所幸举目无亲的歌麿被鸟山石燕收养,并拜师学画。

师出名门,藉师出道

鸟山石燕善画花鸟与风景,小小的喜多川歌麿也耳濡目染,把小小的虫子画得栩栩如生。歌麿要么用一条线绑着蜻蜓,要么将蚱蜢和蟋蟀放在手心。他并不是单纯地好玩,而是细心入神地观察。果然,他的昆虫画得活灵活现。有天资又勤奋,十几岁的歌麿就藉师出道。师傅鸟山石燕的《千代之春》就收录了歌麿画的两个圆滚滚的胖茄子。

历经磨练,小试牛刀

1775年,歌麿以“北川丰章”为画号正式出道。他为净琉璃剧本《四十八手恋所译》绘制了两幅封面图,正式踏入了浮世绘行业。次年,他又为引退的歌舞伎演员发表了纪念作品——大判役者绘。同时,他也模仿胜川春章的画作,创作了武者绘(武士阶层的画像)《佐藤四郎兵卫忠信》。紧接着,他开始创作黄表纸作品。尽管此时歌麿的描绘略显稚嫩,但随着他不断精进,画作越来越成熟,人物线条和比例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幸遇伯乐,踌躇满志

刚踏入浮世绘行业,喜多川歌麿的画风并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名气也不大,只能与松寿堂、彩染堂等名不见经传的小出版商合作。即使与一流的出版商西村屋与八合作,但已有人气画师坐镇,歌麿自然就没什么发挥的余地了。

直到他遇上年轻的出版商蔦屋重三郎,一见如故,一拍即合。日后名震浮世绘圈的黄金搭档就此诞生了。两人志同道合,携手共进。为了不必要的开销,他们甚至同吃共住11年。

1781年,歌麿首次在黄表纸《身貌大通神略缘起》使用画号“歌麿”。一般来说,浮世绘画师改号意味着重大的改变,可能是画风上的显著成长,也可能是人生际遇的转变。我们可以猜测,歌麿的改号是期翼在蔦屋重三郎旗下能有一番大作为。

勤耕不辍,初露锋芒

1782年,蔦屋重三郎牵头搭线,以喜多川歌麿的名义在江户城举办了一场作家和画师的盛大宴会。毕竟能在一流作家的文学作品中绘制插图,就能被更多人接受和熟知,知名度自然而然就打开了。歌麿借此机会认识并熟悉了当时文学界和浮世绘画界所有重量级人物,为后来狂歌绘本的出版打下了坚实的人脉基础。

一般画师都喜描绘大场景的群像,歌麿试图打破创作的瓶颈。他在一幅插图中,描绘两位女子腰部以上的半生像,并精细地呈现出两个人物不同的表情和气质。这幅插图可谓歌麿日后大首美人绘的雏形。

狂歌风靡,大显身手

日本天明年间,幕府统治政策宽松,平民文化繁盛。全国上下热衷起一种趣味短诗——狂歌,篇幅精悍短小,内容轻松有趣。

鉴于市场上出版的狂歌集大部分都是纯文字的形式,比较单调。歌麿他们推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狂歌绘本《吾妻曲狂歌文库》:绘本的图画版面比文字版面大得大,还是彩色印刷。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出版的狂歌内容丰富:有樱花盛开、狂风暴雨的风景,也有出游的武士、海边拾贝的少女。对于追求新鲜,喜好趣味的民众,歌麿的狂歌无疑更受欢迎。

1788年,歌麿出版了一部制作精良的彩色狂歌绘本《画本虫撰》:花草蔬果为背景的昆虫活动,凸显诗情画意的生活情趣。兴许是年少时对蜻蜓、蚱蜢的亲近,他对各种昆虫有一种特别的痴迷。“以写心之笔为骨法之画为其画法,今门人歌麿写草虫之神气,为心画也。”歌麿对昆虫和植物的描绘格外细腻和精准,就像对着标本描画一样写实。野花的纹路,玉米的须,虫子脚上的倒刺都被一一还原。

富有强烈生活气息的《画本虫撰》一经出版,大受欢迎,好评如潮,销量飙升。歌麿终于如愿以偿跻身出版行业一线画室的行列。

浓墨重彩,别具一格

浮世绘画师以现实美人为原型出版了各行各业的美人图,有的华美典雅,有的清新脱俗,也有的天真浪漫,还有的娇小孱弱…

鸟居清长是浮世绘中的佼佼者,他将所有精力专攻美人画。他在创作美人图时,注重美人全身的整体性。他突破传统站立美人7至7.5个头的标准高度,把她们拉长到8个头的长度。画上的美人们更显婀娜,被后世称为“天明的维纳斯”。鸟居清长的全身像美人图一枝独秀,可形式单一,大众渐渐感到乏味。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当人们对全身美人图审美疲劳时,将近40岁的歌麿打破全身像的传统,推出了美人半身像构图的大首绘—妇人相学十体系列。歌麿真实生动地描绘日本女性个性化的面部神态以及手部动作。表情和肢体动作的不同处理,反映出不同女性的身份地位和心理状态。

《江户宽政年间三美人》也是“大首绘”范例之一,“肉色线描”与服饰“没线式”相结合。区别于传统华丽的美人绘,画上三位美人双眸微开的神情给人以隐秘的情绪和艺术上的感染力。

果不其然,歌麿的大首美人画一经推出就大获全胜,人人竞相购买。由此,歌麿奠定了他在浮世绘中的领导地位。

大首绘的出名惹恼了政治权力中心,幕府针对性提出严禁在版画中记入民女的名字。歌麿另辟蹊径,以画表字,在作品上方画出暗示暗示美人的名字的小画。这种画中画的形式被称为“判绘”,反而意外激发了赏画的趣味性。

同时,歌麿拼接更多的单幅版画,形成人物更多,场景系列更丰富,故事感更强的联画。

壮年迟暮,黯然落幕

1794年,歌麿与蔦屋重三郎的合作出现了裂痕。蔦屋重三郎将出版的内容从美人画侧重到役者绘(歌舞伎演员的画像)。受到冷落的歌麿只有增加与其他出版商的合作。

3年之后,蔦屋重三郎因病早逝,歌麿不仅心灵上受到重创,经济上也失去固定来源。他仿佛走在人生的下坡路…

歌麿也许为了维护自己的画坛地位,开始在画中加入大段炫耀的文字“塑形的笔墨是美的,赋神的颜料是哑的,无论我画的是粗糙的破布还是简单的人体,呈现出来的女子都会像中国西施那样美”。

其实,人生啊,就是这样无奈。当我们爬到山顶,总是要下山的。但总归是要与命运抗争一下的。

人已逝,梦还在

1804年,歌麿遭遇人生中最大的打击。他创作了《太阁五妻洛东游观之图》和《真柴久吉》。在画中作为德川幕府初代将军德川家康的主公丰臣秀吉与妻妾嬉笑玩乐。这被认定为映射幕府,批判德川政权,引发幕府的强烈不满。

最终,歌迷被处以监禁3日,限制活动50日的刑罚,他作品的雕刻印板也被销毁。歌麿在审问中慌乱惊恐,说出了冈田玉山的《绘本太阁记》,以致此书被禁。歌麿深感罪过,觉得愧对出版社。遭遇了自出道最严重的挫折,他似乎一蹶不振。

两年后,年仅五十几岁的喜多歌川麿在江户家中黯然离世。

就这样,一代大师离开了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幸好,那些美人图没有随他而去,留给世人一场摇曳生姿的江户美人梦。

而《喜多川歌麿UTAMARO》带我们走进了这个美梦。这是一本纸上纪录片式的传记画册,网罗了300多幅歌麿代表作品的高清图片,每幅画附带详细的介绍,如同纪录片主持人的随身讲解,了然于心。

同时,它最大程度呈现了一个那么远又那么近的大艺术家,让我们仿佛穿越到200多年前,身临其境地走近歌麿,一目了然歌麿的创作意图、创作思路,一睹当年浮世绘巨匠的风采。

- END -

韩国声乐留学(韩国声乐专业申请语言资格及作品集要求|硕士篇)

韩国声乐专业哀求言语资历及作品集要求硕士篇比年来去韩国留学学习声乐专业的同砚越来越...

万沛鑫(真﹒荷尔蒙boy万沛鑫了解一下,《生于70年代》诠释70后精神偶像)

真荷尔蒙万沛鑫了解一下生于年代诠释后精神偶像纳兰惊梦文无论是凉生还是斗破苍穹亦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