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母亲(青未了丨我的母亲)

最后更新 :2023-04-14 11:16:48

青未了丨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文/历程

2023年,我的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四年了!十四年间,母亲在我的心里,一直魂牵梦绕!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2009年农历闰五月十四日夜,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八十四岁。

母亲在世的时候,我曾委婉问她,我想把父亲遗骨迁葬到肥城英雄山公墓,母亲表示同意。于是我就在外甥的陪同下,去英雄山公墓为父母选了一个墓穴。

母亲是在一个大雨之夜离世的。临终前,她高烧了两个昼夜,我的一个医生朋友来看了几次,最后一次,临走时告诉我,说可能是病危前兆,让我有思想准备。就在母亲离世前的头一个夜里,她还能够自己吃药,但已经时而昏迷。第二天早上,大姐还喂她喝了一碗豆腐脑。早饭后就一直昏迷,高烧。午饭后去的医院,在医院里一直昏迷,高烧。夜里凌晨三点左右,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为父亲移葬的时候,我写了一篇《祭父文》,把母亲去世的消息和移葬的事情告诉给父亲。我要好的一个族兄看了以后,说:兄弟,你应该也写写二大娘,二大娘可不是一般农村妇女,她可以称得上女中豪杰!——我们村的族人乡邻,一般称呼我母亲为“四大娘,四婶子,四奶奶……”只有这个族兄和他哥哥两个区别于他人(他们出身于绅士家庭,是极讲究的人家),称呼母亲为“二大娘”。

我的父亲有兄弟二人,父亲是老二。可是如果按姊妹兄弟一起排行,父亲是第四个。因为是男丁,爷爷给父亲取的小名,就叫“丁四”。所以族家乡邻,一直都是称呼他“四爷爷,四叔……”

父亲十五岁的时候,就投奔他的姐夫(我的姑父)去当兵了。父亲先是跟姑父当勤务兵,是在吴佩孚冯玉祥的部队。后辗转做了国民党部队的团长。他打过日寇,家中至今还有他缴获的日本鬼子的军毯。他经常唱《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他最后是在天津做铁路警察。直到1949年,天津解放了,他才回到离开几十年的故乡。

父亲是在1965年春天去世的,那时,母亲才刚刚四十岁!

母亲出生于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张村镇程老家村——这个小村庄六十年代隶属于涡阳县。小时候堂哥给姥姥家写信,信封上都是写涡阳县。直到我会写信了,才改属于利辛县。

母亲的母亲——我的姥姥,也是年轻守寡。也是个倔强刚强,勤劳善良的女人。姥姥育有一子一女,母亲兄妹二人。听母亲说,她是受不了姥姥的严厉,在十五六岁时,离家出走的。

母亲和父亲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她们从来都没有说起过,我们姐弟也从来没有问过。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永远的谜!我想,她们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的故事,可能堪比一部传奇剧!可我们却无从知道了!

* * *

的确,母亲不是一个一般的农村妇女。她心地善良,坚强倔强,乐善好施,有情有义,侠肝义胆……都是为人称道的。她在我们姐弟三人的心目中,一直都是敬畏俱存!她是我们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是我们赖以围绕的中心,是我们这个家庭得以存续的根基!

人们都说,“严父慈母”,可在我们姐弟三人的心里,母亲一直都是以严母的形象存在的。她容不得我们有任何过错和学习上的懈怠懒惰!这使得我们姐弟养成了赖以安身立命的爱学习,爱劳动,能吃苦,敢创新,正直善良,乐善好施,不屈不挠的性格。

母亲的严正,是她立身处世的本则根基。并且也由此赢得了族人乡邻们的尊重和敬爱。虽然母亲年轻守寡,可是族人乡邻,无人敢轻薄欺负她,无人不对她尊重敬服。

* * *

母亲的性格倔强刚强,不服输,敢碰硬,有男人气概。我们生产队,有一族家二哥是个庄稼把式,耕耩锄割,扬场使牲口,样样都是行家里手,但他就是看不起妇女。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黄鼠狼子能拉磨,谁还再买大叫驴!可母亲偏就不信,男人干的活,母亲基本都能干。有一个夏天,麦收打场,母亲要和他比试一人牵两个牲口轧麦场——一个牲口拉一个碌碡(石滚子)!可她牵的那个牲口不听话。她的双手拉不住两个牲口,就用牙咬着一根牲口缰绳,愣是把牙咬断了两颗!这件事,当时被人传为佳话。她用她的倔强勇敢赢得了这个把式族兄的尊重。

她和男人一样,淘河挖井,耕耩锄割。也纺纱絮棉,操持家务。我们家有个东园子,父母想弄个菜园,为取水方便,母亲就自己在那里挖了一个水井。挖到了泉眼,母亲的腿泡在冰凉的泉水中,结果造成了静脉曲张!

她还会做买卖,屯头大集有会的时候,她在集上卖凉粉吃食,卖炒花生,卖烟叶……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她在集上突然中暑,昏了过去。亏了一个姓路的医生,把她抢救了过来!

男人能做到的,她大都能够做到,男人不能做的,她也能够做到!

我结婚的时候,她还帮着我的族家邻居木匠大哥,给我们做了五件家具——一套八仙桌椅,一张大床,一个橱桌。

* * *

父亲没有了,他去世的那年夏天,仅有的两间矮破的房子也在大雨中倒塌了。大姐那年出嫁,二姐刚上初中。那年我十岁,母寡子幼,房无一间,饥寒交迫!何去何从,那时的母亲,得是多么作难啊!在东北林甸县的姑家表姐,来信想让母亲去东北。可是,本族家人却不让母亲带儿子走!母亲怎么能割舍下自己唯一的儿子呢!好在堂哥收留了我们母子!在堂哥的三间房子里,我们住了一年多。在公社大队生产队和众多乡邻的帮助下,母亲操持着盖起了三间房子,从此,我们才有了一个安身立命的自己的家!

那时的日子极为艰难。吃饭还能勉强果腹。可是没有钱,我交一块钱的学费,都是问题。母亲起早贪黑,上山去砸石子。一筐石子五分钱。带的午饭就是煮熟的地瓜干。她留长发,每次梳掉下的头发都积攒着,有货郎来的时候,卖一点钱……

* * *

母亲乐善好施,对弱者有很强的同情心。那个年代,黄泛区经常受灾,齐河,梁山,郓城……逃荒要饭的人,很多很多。可那个时代,我们自己也是不够吃的。我还记得,有好多次,母亲把自己吃的饭给了要饭的人,宁可自己吃不饱。

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安徽姥娘家人口多,也是缺吃少穿的,母亲把姥娘接来我们家,待了两年多。

村西头有一个老太太,我们都叫她王大娘。她是我姑姑的干姊妹。每次家里面做好吃的,父母都让我们给她送一份去。这个送饭的差事,每次都是我和二姐争着去。

母亲很善于与人相处。村里好多左邻右舍,都把母亲当作可以说心里话的人。大伯家堂姐,二堂嫂,都是母亲的知心人。南邻居高家的二大娘,西邻家的四大娘,后邻家的大鼻子二嫂,东邻家的三嫂,还记得有一个西里村的人,她叫张建,也是做妇幼工作的,和母亲很好。直到后来,母亲随我搬家到肥城市里,不久她就有了好多可以玩得来的朋友。

我们姐弟三个,母亲就有三家亲家。每个亲家,母亲都处得很好,母亲敬重她们,她们也都很敬重我的母亲。我二姐的同学的母亲,我朋友的母亲,她们都处得很好。我的朋友,称呼我的母亲,也是叫娘。

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母亲一直在大队做妇幼工作,她爱孩子,爱乡邻,善于化解乡邻间的矛盾,这都赢得了乡邻的信服和尊重。

母亲还会刮痧按摩。村里好多人,经常有人来找母亲按摩调理,而且经过她的调理,患者都有很好的效果,因此也赢得了他们的赞扬。

我们家院子东原来有一大片益母草,每到长成,母亲就收割晒干,捆成一捆一捆的,放在大门上面空间里,如果有人需要,就送给别人,无论是谁来要,从来都没有难求的时候。

母亲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她爱去集上听说书的,凡是听过的书,她都能完整地讲述下来。据说,母亲随民工去长清万德出夫修铁路,民工们都不让她干活,只让她讲故事。她能说全套的《小八义》《施公传》等等。国家开展扫盲运动,母亲积极参加识字班,也跟堂哥学文化。到后来,她能够自己独立阅读一般的书籍报纸。

* * *

母亲借别人的东西,从来都是多还人家,人家借我们的东西,还多还少,母亲从来都不计较。她常说:借钱如舍钱,还账如割痞——借给别人钱,他还与不还,都是不可预知的。他如果不还,债主也没有办法,就算是舍掉了。可是借别人的钱,就像是长在身上的一块病,恨不得马上就把它割下来。

母亲爱集体,爱国家。对公家的事情,从来都是认真地去做,从不敷衍了事。每次交公粮,母亲都是把最好的交上,差的留下自己吃。

母亲重感情,讲大义。父亲早年,曾有过一次婚姻。那个母亲姓白,家谱上称白氏。因为父亲一直在外面当兵,所以白氏母亲的娘家舅逼她改嫁,她不从,被逼跳井而死。她死后,没有埋在祖坟,孤零零地埋在一个叫作王家林的地里。

还记得小时候,每年春节后,父母都让我们姐弟三人带上礼品,去北王村去看那个姥姥姥爷。直到他们后来搬去了济南,还有通信往来,记得通信地址是济南道德街道外三里。母亲到了晚年,曾特意告诉大姐,在她去世后,要把白氏母亲一起合葬。我们遵从母亲的遗愿,把父亲,白氏母亲,和母亲一起合葬。

* * *

母亲在困难面前,从不畏惧。她常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现在想起来,这句话,不就是她一生的经历验证吗?她十几岁离家出走,走南闯北,与大她二十多岁的父亲相识相知相爱相守,中年丧偶,贫寒饥苦不失其守,坎坷艰难不丧其志。晚年病魔缠身,三次大手术,面对生死,她都表现得坚强平静!一次又一次的磨难,她都坚强地挺了过来,无数的火焰山,她都跨越过来了!在她生前,我每次给她洗脚,捧着她的脚,我就想,这双脚,走过了多少艰险的路,迈过了多少难过的坎!唉,饱受苦难的母亲!写到这些,我不禁泪奔!多少次,梦里见到母亲,多少次,为母亲梦中号啕大哭!

* * *

父母亲都尊师重教,重视子女的学习教育,对子女后代要求严格。小时候的我,顽皮,逃课,还记得有一次,父母知道了我逃课的事,他们两个都发了雷霆之怒!父亲第一次打了我。母亲则罚我跪在她面前,极愤怒地训斥我,可她从来都不骂人。虽然如此,在小学五六年级时,算术一科,我一直都没有兴趣,跟不上学习节奏。一九七八年,高考恢复的第二年,我又入了泰安师专,才继续了学生生涯!

一九七八年的高考,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那时,我以一个小学毕业学历,做了十二年农民的身份,要考大学,在所有人看来,无疑是天方夜谭。可是母亲支持我!当时正当麦收季节,生产队不给我学习的时间。当时已经实行包工制了。母亲那年已经过了五十岁,生产队不给她派活了。她找到生产队长,说她把该给我的活全部包揽下来,让我在家里学习。我这才有了一个多月的全日学习时间!可以说,我能够考上大学,母亲功不可没!

记得我儿子考上大学的那年,她说了一句话:“兴不兴,看后丁。”可不是嘛,一个家庭,能不能在前辈人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发扬光大,关键是后代人的作为如何啊!过去村里人家,门口对联,写的是:诗书传世远,发家在勤劳。有的是:忠厚传家远,发家在勤劳。这诗书,忠厚,勤劳,应该是一个家庭长盛不衰的根本啊!

在与人相处时,一旦有了矛盾, 母亲总是善于自我批评。她从不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她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总是由一定环境造成的,而性格一旦形成,想改变是不容易的。她常说,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她能够替对方着想。所以,矛盾就能够很好解决。而这,正合乎于孔子所说的话: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母亲做事情,很有韧性。她要做的事情,一定能够做成。拾庄稼的时候,她能在别人看起来不起眼的地方捡到麦子,豆子,棉花……她常说:“紧走赶不上慢不住”,“不怕慢,就怕不走”,“锯响就有沫”……这些朴实而富有哲理的话,一直影响着我的人生!

* * *

往事如梦,往事如昨,一切都已经消逝,一切都记忆犹新!长歌当哭,拉拉杂杂,思绪万千,如麻如缕,如断如续!母亲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创业的一生……她是我们永远的榜样,是我们永远的怀念,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

母亲去世十四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阴阳两隔,思之断肠! 这十四年的时间,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吃穿用度,已是今非昔比。每当我端起酒杯,捧起饭碗,都会想起我的母亲!记得母亲在世时,那年儿子考大学走了,我在学校食堂买了黄焖鸡,吃饭的时候,母亲拿起筷子,想起了孙子,竟然掉下泪来,一顿饭,都没有吃!

母亲去世后,我曾写了几句诗,大意是说我和母亲只五十多年的缘分。如今才知,母子之缘,是一生的缘,生时有缘,死后也有缘。这缘,会一直持续到我生命的尽头!

2023年的清明节,就要到了,谨以此文,纪念可怜可敬的母亲!愿母亲在天有灵,能够保佑她的儿女孙辈!愿母亲在天堂无忧无愁!母亲,安息吧!

(2023年3月春分之际。不孝子写于济南)

【作者简介】历程(男),山东省肥城市人,教师。

壹点号真言贞语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END -

加拿大留学硕士学费(加拿大留学一年到底要花多少钱?)

加拿大留学一年毕竟要花几多钱寻常来说留学用度主要是学费和生存费两大局部构成除了加拿...

出国留学要带些什么(去海外留学,需要准备什么?)

去外洋留学必要准备什么今天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将返国提高作为本人事情第一选择据教导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