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留学路(西城典靓 | 寻觅“百年”海派弄堂)

最后更新 :2023-05-22 23:07:18

西城典靓 | 寻觅“百年”海派弄堂


胡同,是北京的灵魂;弄堂,是上海的脉搏;胡同与弄堂对两座城市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人文名片。有趣的是,在遍地胡同的北京,有一条海派弄堂——泰安里。作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西城区实施了建筑的修缮工程。如今,修缮一新的泰安里重新“激活”,成为一处别致景观。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来看看新市区泰安里的“前世今生”。


探访

泰安里成热门打卡地


3月8日,泰安里弄堂里人头攒动,这是“弄堂SPACE”艺术展览中心开展第一天。很多参观者结伴而来,观看毕加索版画展。展厅面积不大,人们在享受艺术的同时,还能一饱泰安里“海派”建筑的风采。逛累了喝杯咖啡,聊聊天,看看屋里的老物件,兴致来了还可以在各个角落拍照,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泰安里建筑别具一格


泰安里弄堂长约70米的小道把6座小楼分为了两排,整体格局依然没变,小道上的绿植和装饰石材让这个半开放式空间充满了生机。傍晚时分,两边的店铺门头亮起了灯,咖啡厅、剧本社、小酒馆,一个充满现代艺术气息的小街在眼前展现。由于泰安里修缮完成时间不长,弄堂的7家商铺目前只开业了2家,左边的剧本社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右边的“弄堂SPACE”将艺术气息拉满,也充分展现了泰安里的规划定位。


泰安里内的展览吸引往来游客参观


走在曾经的香厂新市区,过去宽阔的马路,而今已经显得拥挤狭窄,灰白相间的外立面干净有序,石库门、老虎窗被深度还原,仿佛让人置身于千里之外的上海。远远地看,“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几个大字悬于墙面上,往日的非法商铺再也没了踪影。众多慕名而来的文艺青年们在这拍照留念,看个展览、喝杯咖啡、逛逛书店。如今,焕然一新的泰安里成为了新市区的地标建筑。


如果说,泰安里的初建在一百年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尝试,让北京触摸到千里之外的“海派”建筑。那么百年后新市区泰安里的重新修缮,让古老的北京城正向着包容和多元发展,迎接新生。



溯古

香厂新市区曾是老北京“CBD”


想要了解泰安里,还得从历史变迁说起。泰安里所在的这片区域时称“香厂新市区”。明朝,永定门内天桥西侧、先农坛北侧的这片区域由于地势低洼,长年积水,故有园林的营造者在此建园。后来因为地处较偏,疏于管理,园林遭废弃,成为臭气熏天的蚊虫滋生之地。人们为驱赶蚊蝇,经常在附近点燃成捆的青蒿,而商贩抓住机会,在此制香贩香,才有了现在“香厂”之名。《光绪顺天府志》中说“香厂,有永安桥。万明寺,元水浙庵也,其后门亦在虎坊桥大街”。由此推断,香厂的范围应该很广,远远超过今天的香厂路。清朝末年,曾有一次开辟南北新华街的马路、建筑厂甸商场的开发计划,却只是垫平了洼地,举办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厂甸庙会,从此香厂每年正月,商贩聚棚,丛集于此。


香厂新市区曾是老北京繁华地段


民国初年,在“南抵先农坛,北至虎坊桥大街,西达虎坊路,东尽留学路”的这块面积约为22公顷的街区,集中规划建设“香厂新市区”,开启了北京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第一次有效尝试。1914年,时任民国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采用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在香厂一带进行了城市规划。


上海公共租界作为民国时期中国大陆地区城市现代化方面最为成功的样板,在房屋建筑、拆迁改造、商业设施设计及相关配套的法律制度方面都较为完善。为了少走弯路,京师市政公所参考了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计划在此建设一个西洋范儿的新式街区。朱启钤对这一改造工程十分重视,将道路建设、商业设施建设及相关公共设施建设同时开展,稳步推进。


难能可贵的是,不论土地招租,还是原有旧房拆迁,整个工程都是在法律框架下进行的。对于土地招租,一方面,承租人中标后随即获得土地30年使用权,其权利得到法律保护;另一方面,京都市政公所对招租后承租人如何使用土地以及房屋建造的程式也有严格规定,不按规定执行,承租人所获土地将被收回。


游客在充满时代特色的建筑前拍照


对于香厂一带的原有住户,按照民国初期颁布的《北京房地收用暂行章程》的规定,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香厂新世界众多商业设施中最为人熟知的要算新世界商场,由英国通和洋行建筑师麦凯规划设计,囊括了零售、餐饮、娱乐、休闲各类场所,在当时的北京地区独树一帜,领风气之先。


短短几年内,这里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北京新世界游艺场”以及城南游艺园里游人如织;东方饭店、新丰楼等饭庄里有诸多社会名流的身影;汽车行遍布,甚至形成了租赁、修配的一条龙服务,打造了“新”“奇”“特”的“香厂新市区”,一跃成为北京当时的“CBD”。如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来到香厂路与万明路交叉路口,您可能会以为到了上海黄浦区人民广场附近。那时,新世界商场旧址、仁民医院还在,和东方饭店及泰安里、华康里共同组成了一个“海派街区”。张恨水审定的《老北京旅行指南》中就提到了这里:“民国七八年间,新世界、游艺园等相继开设,一时顿呈繁华气象…… ”泰安里就屹立在香厂路和仁寿路十字路口东南角,格外引人注目。


发展

泰安里重塑石库门建筑风格


泰安里是一处仿上海石库门形式建筑,刚建成时,整个建筑由六幢平立面造型相似的二层楼房组成,6座小楼被一条过道分为两排,过道口通向仁寿路,楼门均朝向过道,每幢小楼一层有走廊,二层有天井,天井上方有罩棚,外立面是当时先进的砖混结构(人称洋水泥)。另有法式孟莎屋顶和德式圆窗的设计,门楣上精致细腻的西式砖雕诉说着奢华。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其建筑样式与上海“小户型”石库门建筑有细微的差异,比如它仍然保留着石头门框,楼层、围墙的高度也不低。原因可能是石库门建筑在北京缺乏原生土壤,所以当时的仿造也只是停留在外部的基本样式上。


石库门建筑风格非常有特色



泰安里建筑在形式上模仿上海石库门,目的在于“破旧立新”,实现北京城市建筑的现代化。石库门这种建筑形式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上海租界地区,这种建筑形式把传统江南民居二层楼的三合院、四合院结构与欧洲住宅的联排式布局结合起来,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


在房屋功能使用上,泰安里也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变迁。最初的泰安里并不是居民楼,而是被征为商用。直到1924年5月20日,一位刘姓出资人委托曹亮伯购买了被财政局留置公产的泰安里,这位刘姓出资人就是军官刘汝明,他曾是抗日将领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的老部下。当时他正在北京,跟随冯玉祥,军权在握的刘汝明在京城置办了房产,其置办的泰安里这处房产,当时的占地范围是:东至空地,南至仁民路,西至仁寿路,北至香厂路,为洋式楼房。


1928年以后,随着首都南迁,以及北京内城商业的兴起,香厂新市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走向了衰败。新市区除东方饭店尚有高端客源外,其他新建筑都成了小商铺和平民住宅,新市区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1937年北平沦陷,刘汝明随二十九军南下,泰安里也成为平民租住的房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泰安里还非常热闹,住户有八十多家。那个年代住这样的小楼实在让人羡慕,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屋年久失修,居民纷纷搬走,之后不多的住户大多是外地来京的租客。


追今

腾退修缮激活百年泰安里


进入21世纪,大多数住户为了寻求更高的居住质量陆续搬走,泰安里失去了人气,建筑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建筑外墙斑驳,临街开设日用百货、发廊等多家底商,北侧两家底商甚至还在原墙外贴上了白色瓷砖。走进建筑大门,小巷里堆积着书桌、沙发等各类家具,停靠着几辆三轮车。南侧的建筑里,木质楼梯已经倾斜,人走在上面,整个楼梯都在晃。泰安里虽然位于闹市,每天人来人往,却很少有人驻足留意这处风格迥异的建筑。“新市区泰安里在哪儿?”在修缮之前,游客们的这个问题难住了不少香厂路上的店铺老板,而当游客解释说是一栋民国老建筑时,老板才指着东面说:“从这直走,右拐,就能看见那栋破楼。”


泰安里的小店充满艺术气息


保护和修缮迫在眉睫。 2009年,泰安里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启动腾退。2014年,百年香厂新市区迎来了整体保护。由于香厂新市区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显著的建筑特征,所以将街道和区域的传统格局整体保存了下来,对香厂建筑遗存与街廓空间加强保护。方案提出“互街区”的设计概念,以“互通、互动、互生”三大理念来破解现状,统领整体定位与空间策略,以历史文化保护的视角开展城市设计工作,重新激活这一沉寂已久的地区。


顾客们在咖啡厅里聊天


2020年,在西城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西城区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对外发布。西城区拟优选社会力量对7处腾退文物建筑进行活化利用,其中就包括新市区泰安里。2021年,西城6处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方案确定,新市区泰安里计划用于建设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此次的6处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方向考虑的是与整个街区功能定位的匹配,新市区泰安里的定位是文化艺术展示和交流平台,符合天桥演艺区的整体功能。


2022年,新市区泰安里(二期)已竣工通过验收,这里终于在百年风雨飘摇之后重焕新生。

文字:石伟 何岩巍 张怡飒

图片:姜灏

- END -

盗梦空间男主角(盗梦空间男主角被中国影迷称为)

盗梦空间的主演人物是谁?中文名:盗梦空间外文名:Inception其它译名:奠基/开端/全面启动/心灵...

海蓝之谜眼霜(4款贵妇眼霜测评:Lamer维稳修复,兰蔻淡纹紧致,CPB有钱人才用)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时也是最容易出卖年龄的部位因为我们的眼周肌肤是非常脆弱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