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官网(广州国际学校发展史:40年的变与不变)

最后更新 :2023-04-25 01:24:53

广州国际学校发展史:40年的变与不变

资本和需求催生了百亿市场规模,国际学校的格局在不断变化。40年来,广州国际学校已形成一个百花齐放、充分竞争的时代。


1981年到2022年,40年间,广州的国际学校数量从第1所到50几所,市场规模连年增长。


据数据预测,2022年大湾区国际化学校市场营收规模达到109.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9.2%。


而2021年21世纪经济报最新数据显示,这一年复合增长率已高达13%。



国际化浪潮席卷大湾区,出国留学快速走向大众,而广州的经济增长也为国际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燃料。


1989年,广州跃居全国第三大城市经济体,仅次于上海和北京,成为全国“先富起来”的地区之一。


《2021中国高净值人群家族安全报告》数据披露,广州拥有千万元净资产的家庭达到6.89万户,与深圳位列第二梯队。


▲来源:《2021中国高净值人群家族安全报告》


国际学校发展势头强劲,其范畴不局限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还包括招收本地学生的民办国际学校。


学校根据学生的特性,提供IB、AP、A-level等课程与双语小班教学,评价体系不以考试为唯一准则。在国际学校就读的学生普遍升入海外高校,每年进入藤校、牛剑的不在少数。


尽管收费一年从10万到30几万,国际学校依然吸引大量生源。


根据葛瑞调查统计,广州国际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大约2万人左右,学生和学校数量呈现逐年“大跃进”式增长,2020年到2022年3年时间,广州新开的国际学校数量高达10多所。


繁荣背后,国际学校行业生态也变得复杂多样。


老牌学校占据先发优势,比如广州美国人学校、誉德莱,但也未出现绝对龙头。新玩家高调登场,自带品牌光环,比如贝赛思、诺德安达等。


40年里,广州国际学校格局在不断变化。



从外籍子女到公立国际部


1981年,为了解决在广州工作的外籍人士子女上学问题,广州美国人学校成立,这是广州第一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也是华南地区第一所国际学校。



经济和需求是国际学校驱动的关键因素。


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规模很小,进出口、出口额分别仅为53.82和29.42亿美元。


几乎10来年里,广州的国际学校市场都由美国人学校独领风骚。


不过这一格局改变,发生在2001年。


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2012年,广州进出口总额增至1171.67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589.15亿美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20.8倍和19.0倍。


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吸引了大批外籍人员赴穗工作,同时也推动了广州国际教育的发展。


1998年,广州誉德莱成立,美式体系、IB框架,隐约有与美国人学校分庭抗礼的意味。


2005年,广州英国人学校成立,英式体系教育的严谨贵族气质,也吸引了大批中国家长报读。


2012年,广州加拿大学校成立,与广州美国学校、广州英国学校形成外籍学校三驾马车的局势,凭借其鲜明的课程体系和升学方向,收获了市场的良好口碑。


1998到2012年,10余年,外籍学校全面开花,一些小众的外籍学校,如日本人学校、法国人学校、韩国人学校等,也相继落户广州。


这个时候,还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天下。这些外籍学校只接受外籍子女,且学费高昂,几乎由外派企业支付。


“当时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创业,他们员工子女的学费由外企全包。”一位曾在外籍学校就读的孩子家长告诉我。



实际上2001年中国加入WTO,教育部就开始允许中外办学,在2年后颁发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也得以让民办国际教育快速发展。


不过广州的公办/民办国际教育发展,似乎有点滞后。


起步较早的民办国际国际学校,广州英豪剑桥国际学校可以算一个,其前身为广州英豪学校国际部,成立于1994年。


直到2004年,华师附中国际课程班成立,成为华南地区首个开设国际部的公办学校,自此才拉开广州公立国际部的序幕。


2008年,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数据显示,广州出国留学达2万人,在中国热点留学城市中,广州位居第三。


随后2010年左右,随着出国留学生增多,公办和民办学校的国际课程班(部)也冒了出来。


比较有代表性的公立国际部,如广外国际部成立于2010,省实AP成立于2012,执信国际部成立于2012,广雅国际部成立于2013。


这些最好的公立学校国际部,汲取了广州最好的生源,升学竞争力拉满,每年报考的人络绎不绝,但录取率却低得可怕,不足10%。


有年份的学校的确有先发优势,但即便是汇聚了最好生源的公立国际部,也逃不出“教育需要时间沉淀”的定律。


通过往年数据不难发现,在没有形成效应之前,公立国际部的办学依然也只能慢慢磨。


如广外国际部,2021年达到升学录取巅峰,这一年斩获6枚藤校&TOP10录取,其中包括哈佛、耶鲁、宾大等。


而在之前的10余年间,广外国际部也仅仅只有1枚康奈尔和一枚牛津录取。


即便是被称为“藤校收割机”的华附国际部,2012年才开始它的顶尖名校录取征途,从籍籍无名到锋芒毕露,华附国际部花了8年时间。



“当教学品质出来以后,提前招生策略就吸引优秀生源,慢慢形成了良性循环,质量口碑肯定越来越好。”一位名校招生主任向我解释。


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公立/民办国际部在国际教育的竞争中,都处于近乎垄断的地位。


不过,这种格局的弊端在于,国际教育高度集中于高中阶段,课程体系设计围绕升学展开,个别学校甚至完全只为升学服务。


校园硬件差、住宿条件差、课外活动少、食堂难吃等等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家长和学生开始追求更品质的国际学校。


此后随着独立品牌国际学校的进入,尤其是各类强势学校品牌的大量资源投入,让这一格局开始出现松动迹象。



资本入场,一贯制国际学校大跃进


“学校环境好、设施完善、课程选择多、外教多、老师背景牛、课外活动也多,为什么不选择呢?”


公立国际部的弊端,结合出国留学大潮,让资本盯上一贯制国际学校。


不过,新建学校是重资本模式,需要一棵“大树”,来获得资金和公信力背书。


有钱之后,入场者还需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在市场上讲出新故事。论资历和实力,新玩家很难与华附、广雅等公立国际部竞争,他们需要另辟蹊径。


海外名校提供了一种思路。尤其是英国私校。


这些学校不仅历史悠久、学生学术成绩过硬,而且乐于在海外拓展业务。校方主要以品牌授权等“轻资产”模式,与本地“重资本”合作,进而借助国际教育天然契合的名校光环吸引生源。



根据我的调查,自2014年开始,民办和外籍一贯制国际学校数量飞升,近几年提速,于今年达到高峰。


2014年,拥有耀中国际学校背景的广州耀华国际学校成立,主要招收中国学生。


2020年,全球拥有6万多名学生的诺德安达教育集团,在广州开设了它的第一所双语学校,也是继佛山、深圳之后在广州的布局的第三所学校。


同年,世界500强、碧桂园核心联盟企业博实乐教育集团,与英国斐特思公学,两大巨擘联手创办增城斐特思公学。


也是在2020年,爱莎国际教育集团花了1.5亿美元打造的科学城爱莎国际学校,被称为广州最豪华、学费最贵的国际学校,没有之一。


2021年,新加坡百年名校、牛剑最大生源校的华侨中学,在广州黄埔区成立了华中校群海外第一所分校广州新侨学校。


2022年,有钱也有教育经验的爱莎,再斥资1.8亿美元,在荔湾区开设荔湾爱莎外籍和文化双语学校,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学。


2022年,英国数百年历史名校、九大公学之一的修仕倍励,落户广州。


...


国际学校的野蛮生长也引发了师资的短缺,某国际学校老师对此感受明显。2020年开始,她遇到各路资方的“挖角”与邀约。


资本和需求催生了百亿市场规模,国际学校的格局也在不断变化中。



港澳子弟学校崛起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开放中的领头羊作用,增进香港、澳门融入国家。


港澳子弟学校是国家和广东教育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到,“支持建设港澳子弟学校(班)”。


与其他国际学校相比,港澳子弟学校对广州家长的另一大吸引力在于,国际+国内的多升学路径。


2021年,第一所港澳子弟学校,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应声落地,但却没有激起太多浪花。



继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之后,广州第二所港澳子弟学校,南沙民心港澳子弟学校启动招生,并将在今年9月正式开学。


而由梁振英领衔创办的民心学校,还未“开门”就红了起来。


据家长反馈,民心学校的第一年招生不足1000人,但报名的人前赴后继,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全部招满,录取率不足10%,太多家长收到学校的拒绝信后百感交集。


作为新兴学校,我们期待港澳子弟学校越来越好,但不可否认的是,摆在它面前的路布满荆棘。


至此,广州的国际(化)学校的教育格局已经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充分竞争的时代。



重新洗牌


经过最近几年的井喷式发展后,国际学校的短板也暴露了出来。


一些品牌国际学校在各地连开分校,但因资方和运营者不同,教学质量水平难以统一。


新入局者面临更大挑战。


“部分海外名校只提供品牌使用权,不匹配国际师资和管理体系,甚至课程也无法完整对接,管理混乱。”一位在某国际学校就读的家长向我透露。


这些学校若不能落地、教学品质不过关,很难有好口碑。


另一方面,新的《民促法》出台之后,不再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资质,入局者门槛变高,唯一的通道只能收购现有学校牌照。


公民同招政策的实施,也让所有民办学校被迫拉回同一起跑线,无法提前招生。


双减政策还对民办学校教材和课程使用、海外资本介入、以及义务教育非营利性等内容作出规范...


接连“受挫”的业内人士开始思考政策背后的深意。



标准是什么?


国际学校整体队伍壮大,有人开始制定标准以挑出好坏,包括胡润百学、福布斯百强国际学校等,都对学校做过排名。


但业内人士对此并不认可。


“一些家长样本,再加上几十位所谓的专家,这样的排名可能还不如家长群的意见领袖。至少她们会针对每个学校实地探校调查,并有大量在读家长反馈。”


在我看来,评价国际学校的标准并未统一,尤其是学生的软实力培养上。


另一方面,广州的国际学校发展年限太短,有的学校数据也不公开,尤其是近几年新开的学校,很难作出客观评价。


不过,新校会经历一次5年大考。前两年可以鼓吹品牌,但几年之后,家长和市场需要看到教学成果。


这一次的疫情会加速这一过程,新校能不能过关,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正如某国际学校校长表示:


“民促法和双减出台后,我们天天在思考是不是政策后退了?其实仔细想想才明白,这其实是对市场的规范和优化。”


“业内人士要眼光更长远一些,看重办学能力,而不是赚钱能力,以前是挑好学生,现在教好学生。”

- END -

大学留学荷兰(荷兰留学性价比很高)

荷兰留学性价比很高荷兰留学性价比很高首选就是大学就是阿姆斯特丹大学和代尔夫理工大学...

郭家豪(长春多家石材厂“藏身”木材厂家具厂调查)

长春多家石材厂藏身木材厂家具厂调查藏身于山河木业内的石材厂加工车间张志强摄张志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