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在英国被袭击的照片(近代中国为啥总挨打?看看第一位外交官,被“网络暴力”生生扼杀)

最后更新 :2023-04-21 12:55:59

近代中国为啥总挨打?看看第一位外交官,被“网络暴力”生生扼杀

点赞、关注、转发分享,接收新鲜有趣的历史故事!谢谢支持!

近代中国,为什么总是挨打?

在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老师在讲解到近代史的时候总是义愤填膺。是啊,被无数列强按头打劫,统治者们看不到百姓的痛苦,依然我行我素。

怎不让人感到愤怒呢?

说起被打的原因,老师一般会总结说是近代中国没有赶上工业革命的道路,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国家的落后。

如果只是技术不行,我们学习技术就行了,那洋务运动就是学习技术,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失败的具体原因,我们可以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外交官上,找到答案。

从世界中心到世界一员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天朝上国,有无数国家番邦前来交流,自然是需要一个部门和这些外国使臣打交道。

不过这个部门并不是平等的和这些国家使臣交流,他们的重要功能是了解其他国家来华意向,还有教给这些国家见面的礼节。

这种“世界我是中心”的思想让中央集权政府非常容易看轻其他的国家,这种方式也导致了古代中国的外交工作主要交给礼部。

礼部,只重礼仪不重利益,要的只是天朝上国的面子如果中国周边的国家来访,基本都是礼部负责接待。

周边的国家也很喜欢来朝贡,因为明面上是臣服,朝贡,但是实际上能带回来的东西的价值可能比送的要多得多。

不过,这种番邦朝贡的制度只能在国力强的时候实行下去,国力一弱,就没人搭理你了。

以英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才不在乎礼不礼仪的,他们要的是贸易和原材料,要的是利益。

和这种人交往,自然不能用番邦朝贡那套方法。

其实这样的矛盾冲突在清朝乾隆时期就已经出现端倪,马格尔尼来华的时候,本意是想和中国做贸易,但是乾隆的关注点却在英国人不肯行三跪九叩礼。

最后两国不欢而散,什么也没有谈成。

鸦片战争爆发之后,英国算是彻底摸透了中国的实力,其他国家也看穿了清政府不过是个纸糊的巨人,一戳就破。

于是肆无忌惮的侵略开始了,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肆意抢掠,无数珍品流失海外,国家陷于战火。

这个时候的清政府也知道自己没有那个实力了,之前敢于和八国宣战的慈禧太后也不得不认怂,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种话。

因为不断的失败议和,一个全新的机构必须要出来担任这项工作,外交部和外交官的概念,基本是从这个时候出现的。

第一位外交官

国家成了这个样子,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朝官员开始睁眼看世界,他们越看这个世界,就越发现自己的国家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这些清朝官员开始了自救,也就是洋务运动。

在此期间,发生了马嘉理案。

1874年,英国驻华翻译马嘉理带领一部分缅甸的驻防英军进入我国云南省内,烧杀抢掠,被云南当地人斩杀。

本来是他们先做的错事,但是英国政府以此为理由施压清政府,要求清政府道歉并且签订《烟台条约》。

清政府这个时候需要一个人来料理这堆烂摊子,经过李鸿章的建议,郭嵩焘出任了外交官。

这郭嵩焘是何许人也,为什么能得到李鸿章的推荐呢?

郭嵩焘生于1818年,出身商贾家庭,家里还算是比较有钱的,郭嵩焘又从小机敏好学,于是父母就将他送到湘阴仰高书院学习。

18岁的时候他考中秀才,进入更高的学府岳麓书院学习。

在岳麓书院,他结识了曾国藩、刘蓉等人,郭嵩焘与他们切磋知识,谈天说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人也将会在后期帮助他很多。

郭嵩焘的考试运并不是很好,他两次去北京考试都名落孙山。

仕途不顺的他只好曲线救国,去浙江学政做幕僚,正是这次的经历让思想大为震动。

之前中国瞧不上的番邦蛮夷,竟然开着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朝国门,而且边防海军之无力也让郭嵩焘感到震惊。

之后他还在湘军中负责督军,经常迁往湖南、江浙等地筹饷,在此期间他再一次接触到了外国人以及外国文化,更了解到了西方的强大和中国无无力。

直到1857年,郭嵩焘才算是正式步入官场,只是这个时候时局早已变化,1866年,他又与两广总督瑞麟爆发冲突,不得已只能回家。

发生马嘉理案的时候,他正赋闲在家,清政府正需要一位外交官出任英国。

左看右看,没有比郭嵩焘更合适的人了,进士出身,又有督军经历,还和外国人有过交际,了解过西方文化,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是当时的外交官可和现在的外交官不同,他的出任是带有赔礼道歉性质的,天生矮人一头。

当时的人们眼光又狭窄,对于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有一种惧怕感,所以郭嵩焘的亲友都劝他不要搭理这摊子事。

但是郭嵩焘看得很清楚,清朝的问题不仅仅是武器跟不上,而是整个生产力都跟不上,前往英美等发达国家学习经验用到自己国家身上,自然能国强兵壮。

清末的外交官经常和汉奸、卖国贼划伤等号,湖南的同僚们听到郭嵩焘同意出任英国,都自觉的跟他保持距离。

但是这并没有改变郭嵩焘的想法,1876年,他前往英国,开始了外交官生涯。

作为外交官出任英国

为了更好的担任外交官,当时已经六十多岁的郭嵩焘还在认真学习英语,希望能更好的和外国人交流。

在英国期间,他参观了许多工厂、学校、政府等各种机构,越参观就越觉得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他利用闲暇时间,将自己的观察记录下来,写成《使西纪程》一书,希望清政府能擦亮眼睛,看清实事。

1877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当时盘踞在新疆的阿古柏政权正是英国在背后支持,清廷的行为严重硬性了英国在新疆的利益。

为了保住阿古柏的政权,英国要求派驻使臣,郭嵩焘立刻表示抗议,指出:“喀什噶尔本中国辖地”的事实。

最后英国自知理亏,派驻使臣的事情也不了了之了。

在此期间,他还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当时不少中国人远渡重洋去英国讨生活,但是因为是外国人所以利益总是遭受侵犯。

郭嵩焘发现这种情况后,上书政府建议在华侨多的地方设立领事馆以保护中国人的在外权益,清政府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

他还积极推动中国留学生来英,接待了第一批来英国的中国留学生,著名学者严复就是郭嵩焘负责接待的。

他们虽然相差三十六岁,但是依然成为了忘年交,郭嵩焘非常欣赏严复,严复也视郭嵩焘为老师,思想上受他很大影响。

郭嵩焘在英国做外交官的这几年,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写在书中,希望有一天能改变国人落后的思想。

但是这个时候,他却遭到几重背刺。

遭遇背刺

首先,当时的人们依然抱着旧有观念不放,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郭嵩焘被清政府派去英国,这算是“流放”。

之前本就和郭嵩焘慢慢疏远关系的官员们改疏远变嘲讽,其中有政敌,也有郭嵩焘的湖南老乡。

他们甚至写了一副对联嘲讽郭嵩焘,上联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下联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在朝堂之上,他也被卷入内斗之中,当时郭嵩焘的副手刘锡鸿受到清朝政府的支持,开始监视郭嵩焘。

有一次郭嵩焘去参观炮台,因为英国天气变化多,当时气温骤降开始下雨,郭嵩焘又没带雨具穿衣单薄,于是当时陪同的一位英国人就将自己的衣服披在了郭嵩焘的身上。

这本是最简单的小事,但是刘锡鸿却抓住这点小事开始攻击,说郭嵩焘就算冻死也不应该接受英国人的衣服。

就连郭嵩焘在听音乐会的时候翻看音乐单,适应英国人的生活该吃乳酪,学习英语,都成了他通敌的罪证。

郭嵩焘自然不能忍受这样的不白之冤,他多次向政府辩解,两者关系势如水火,最终清廷将二人同时调回。

刘锡鸿私底下向亲朋好友说,西方那一套很好,只不过郭说的太直,朝廷不会喜欢,所以自己想混下去就得说郭坏话。

真是让人感叹,这二人本应一起努力考察国外,但是却为了官运亨通内耗内斗。

政府本来想治郭嵩焘的罪,但是最终在李鸿章等人的激烈反对下也没有治罪。

可是这个时候的郭嵩焘已经心灰意冷了,他六十出洋,本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却依然要为了国家东奔西走。

写成的东西不仅没人欣赏,还被人当做叛国的证据,政府也不信任自己,还派人监视自己。

彻底失望的郭嵩焘辞官回家,可是这个时候的湖南排外风气及其严重,他连乘坐火车回家都遭到长沙等地的阻止。

甚至品级没有他高的小官都敢对他无礼。

不过晚年的郭嵩焘依然关心国家大事,他数次上书给李鸿章等人提建议,并且在家乡设立了禁烟馆,用自己最后的一点力量去改变这个国家。

1891年,郭嵩焘逝世,享年73。

总结

清醒者总是痛苦的,郭嵩焘从开眼看世界开始,就明显的看到了中国和世界的差距在哪里。

但是那个时候的清廷,宁可把头像鸵鸟一样埋进土里什么也不看,也想保住最后的面子。

郭嵩焘去世之后,老友李鸿章曾经上书政府要求为他开国使馆立传,但是政府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理由是他曾经出使外国。

所以说,清政府为了自己的面子,生生扼杀了郭嵩焘一辈子的努力和名声。

不过郭嵩焘也不是完全没有影响力,我们上文提到的严复就深受他的影响,在他们俩人的身上我们完全可以看到“薪火相传”的魅力。

严复后来的很多著作你都能从只字片语中看到郭嵩焘的影子

虽然他的思想并没有传播下去,但是却影响到了严复,严复又用自己的力量影响了接下来的一代人。

中国最后真正落后的原因,不仅在于科技和军事,更在于没有摆正心态面对未来,更不愿意去正眼看世界,最终才导致落后挨打。

最后,你对郭嵩焘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

- END -

英国到留学(英国学签爆发!一年下发50万张,比疫情前大涨108%!盘点中国留学生最多的英国大学TOP10)

英国学签发作一年下发万张比疫情前大涨清点中国留学生最多的英国大学停止到年月的一年内...

雾蓝色(沈梦辰主持节目,穿一身雾蓝色薄纱抹胸长裙,甜美又仙气)

#头条创作挑战赛#很多观众都喜欢沈梦辰的主持风格,她比较放得开,性格又好,非常会活跃气氛,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