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漫的毁灭史:从“艺术家”到“万人唾”,她经历了什么?|迪奥|摄影师|模特_

最后更新 :2023-01-19 09:11:24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

“漫式”艺术翻车,引网友官媒痛批

近日,跻身全球身价最高女性摄影师之一的陈漫被送上热搜,陈漫“辱华”、“丑化国人”等关键词被多次搜索,引发剧烈声讨。

具体起因是陈漫在11月12日“迪奥与艺术”展上的一幅作品,照片中的模特以油腻的发型、长满雀斑的圆脸和眯眯眼形象示人。可以看出模特的前额刘海是明清时期女性的常用发式,封建女性的压抑之感全面爆发。

相信无论从哪种审美来看,都无法让人对这幅作品献上欣赏的眼光,而其中呈现的文化传递也让网友一片愤怒、官媒点评批评。

有网友直接指出该女性人像涉嫌丑化中国人,更有甚者直言这组大片是“阴间审美”,中国妇女报也评迪奥广告:这样的“审美”出格了。

在网络上,各种形式的回击也层出不穷。有古装博主通过不同国风造型展现中国女性的古典美,获得百万点赞;也有“单眼皮国风妆容能有多美”的话题登上各大短视频热搜榜,各路小伙伴纷纷参与到这场回击中。

陈漫事件为何会引发如此轩然大波呢?

不难看出,这次虽然是艺术主题的展览,但是陈漫在拍摄中体现的中国风元素并不是能够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的,选用模特是以西方人对东方人的刻板印象来挑的。

而参考陈漫对于中国品牌与中国明星的拍摄,这显然是不符合她对“美”的定义的。如果不管她拍摄什么题材的照片都是一种审美与风格,或许大众对她的理解会更加宽容一些,但现实情况显然并不是这样的。

在官媒的长文中,也直接将陈漫和Dior这次的事故与2018年杜嘉班纳事件放到一起点评,并直言“以个性化创作之名行审丑、抹黑之实,并借此树立所谓独特的风格和卖点,必将遭到唾弃与痛斥”。

两面三刀,商业摄影奇才的自毁之路

陈漫的自毁之路,或是源于她在摄影中将商业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握客户需求准确到忘记了自己的立场与维护民族国家的意识。

稍微对时尚圈有一点了解的人应该对陈漫都不陌生,一个被明星圈争抢约片的“天才”摄影师。以一手精修的摄影图,陈漫几乎征服了中国大半个娱乐圈。甚至在娱乐圈曾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没被陈漫拍过,都不叫顶流。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妞儿,陈漫两岁时在路上将一只偶遇的老鼠画的有模有样,从此被妈妈送到绘画培训班走上绘画道路,后来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取中央美院。科班出身的陈漫不仅具有专业背景,还有顶级天赋、贵人相助以及自己的勤奋努力,在拍摄上面她对构图、灯位运用、后期制作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2003年,陈漫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当时她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摄影师,但是凭借一手PS的高超技术,打破了中国时尚圈的固化认知,用大胆前卫奠定了自己时尚新锐的地位。

2017年,陈漫还被选入“全球青年领袖”名单。当时《纽约时报》对她的评价是“中国视觉改革的先锋”。她的作品更是在洛杉矶、新加坡、东京、巴黎、迈阿密、北京等世界各地的博文馆和美术馆展出。

曾经有人说过,陈漫的摄影作品是诸多奢侈品牌、歌手唱片、电子产品的最后一道包装,也是商家打出的第一张王牌。但陈漫并没有将自己的才华继续正确发挥。

前科累累,丑化黑化之作驾轻就熟

此次翻车,陈漫真的不冤。有许多网友翻找她此前的作品,发现她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

早期的“中国十二色”作品呈现的形象也几乎都是“黑皮肤、眯眯眼、雀斑脸”,而“眯眯眼”在国际上几乎已经公认是对亚裔民族的一种羞辱,选用这样的风格呈现作品,取悦国外资本意图未免过于明显。

陈漫给中国品牌和中国明星拍照时,审美是在大众认识里毫无问题的,至少还没有任何人用丑来评论过她的作品。但是一旦涉及到为国外品牌拍摄或者需要展现国风的作品,风格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在这些作品里,陈漫对于中国元素的展现,过于另类与猎奇,与我们正常眼光认为有“美感”的事物是相悖的。但这却迎合了欧美审美刻板印象中的东方面孔。中国人之所人会觉得有被冒犯到,根本原因并不在于这个模特是不是单眼皮,是因为在作品中看不到其对本国文化的美的挖掘与展示,只能看到丑化与侮辱。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在有意无意迎合国外对中国的刻板印象,甚至有网友指出,陈漫的做法与她常“合作”海外资本有密切关系,西方品牌和媒体在文化方面的傲慢我们随处可见,他们对于中国文化和元素是有着极大的偏见的。

陈漫作为商业摄影师,她非常懂得商业运作,懂得品牌方想要的效果。她深切了解客户的需求所在,她明白客户想要什么样的照片效果,满足客户需求是她的责任。但是她唯独忘记了她是中国人,她也有责任与义务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国际上进行正面的输出,对真正的中国文化、东方美进行深刻的挖掘与传递。

文化审美意识觉醒,文化自信不断建立

这次陈漫翻车的根本原因也正在此。作为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摄影大师,陈漫的作品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家本人思想的体现,更肩负着民族文化传播的重任。

从过往来看,传统的东方美学在国际舞台上一直充斥着许多刻板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眯眯眼、邪恶、羸弱,就是西方对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的刻板印象。此前,我国文学、影视、时尚等文化传播作品在国际上都是严重不足的,也就造就了我们自己并没有中国文化的话语权。

1985年,《丑陋的中国人》在台湾出版。这是一本中国文人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对于上世纪中国人的劣根性进行批判的书籍。在那个急于脱困的时代,中国文人对于如何让中国富强的思考上,难免对照西方文化,进行自我否定。这本书自发行以来,在华人世界引起强烈的文化震撼。

日前,台湾已故作家柏杨先生的遗孀张香华决定,与台湾远流出版社及大陆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24年合约到期后,不再发行《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她表示,“柏杨生前一再交代,当大陆文明已经进步了,就要废除这本书的发行。”如今这本书的绝版,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联系到此次国人对陈漫事件的强烈反应,其背后所体现的是新时代我国国民文化审美意识的深刻觉醒。在国家实力不断增强的巨大支撑之下,舆情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即便是普通人,也开始意识到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与民族之美。

在这样的变化之中,我们看到的是我国国民的审美自信正在不断增强,正在打开对于东方美学的正确理解方式。只有将属于自己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准确展现出来,应用到新时代的生活场景中,才能够带来属于民族文化之美的绽放,才能够准确在国际上树立正确的文化形象。

我们更加深刻地明白,不能够指望我国的优秀文化通过一群国外的人或者国外的品牌来发扬光大,我们需要的是自强,需要用自己的实力告诉他们,真正的中国文化是怎样的、真正的中国美是怎样的。

坚定文化自信,建立民族自信心

陈漫事件引发的轩然大波,是广大国人在自发地维护中国人的集体形象,更进一步来看,这种对自我形象的维护,又反映了国人日渐增强的自尊与自信。

相信这件事也会让更多的文化艺术工作者明白,民族情感不应该、也绝对不能作为娱乐运作的筹码,更不能作为供人消遣的玩笑之物,民族文化是需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去推崇与宣扬的。

一个民族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就需要民族本身的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对自己身民族文化的肯定,也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当今世界的形势之下,所有的民族都在为自己的民族繁荣与强大不懈努力,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影响力来提升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影响力。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之下,不乏一些不道德手段的出现,比如说带着恶意的文化输出等等,这就警示着我们每个人,需要站稳脚步,坚定守护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勇于同不良言论、不当行为做斗争,正确看待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我们应该学会明辨是非,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认知,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归属感、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捍卫民族文化。

陈漫事已至此,想必她也明白这个事件的痛点所在。好在她是新生代的文艺家,并没有太多的文化历史包袱,所以她在观望坚持11天后接受了公众的批评。最新的消息是她已经作出了正式道歉回应,言辞还算恳切。而在她之外,仍然活跃着一批极富争议的老派文艺家。他们有的是功名等身的日记作家,有的是大奖加持的巨星导演。如果说陈漫是经济人的精致利己,后者则堪称价值观的归化狂热。

现在是价值平视的新时代。陈漫事件的另一当事方迪奥,它已经没有资格从实力地位出发来和中国消费者对话,中国人不吃迪奥陈漫这一套。迪奥海报里的中国一页,西方人不管愿不愿意,最终会自己翻篇过去的,陈漫只是序章而已,剩下的只是时间而已,而已而已。“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后面还有各种奥,各种漫,新时代各自珍重。

注: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 END -

王健林(王健林真是牛人!带领万达两次走向巅峰,豪门妻子一直不离不弃!)

王健林曾经是我国房地产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万达集团是普通大众最熟悉的品牌,在每个城...

上海世茂广场,世茂爆雷:能否自救?|世茂集团|滨江|房地产|世茂股份|豪宅|许荣茂_

和绿地一样,世茂也喜欢造高楼。世茂集团至少拥有30座超200米的高楼,涉及世茂重庆中心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