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种类(蒙古帽饰在元明两代的发展历史:帽子的形制分类和帽顶的适用阶层)

最后更新 :2023-01-21 15:13:26

1271年,蒙古人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缔造的大一统帝国诞生了。而蒙古族服饰如其国亦在中国历史篇章上划下了重要一笔,它具有鲜明北方游牧民族特色,与唐宋以来的汉族衣冠制度迥然不同。大量的实物、图像和文献史料表明,元朝灭亡后,其衣冠服饰非但没有消失,还继续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服饰产生影响,且这个影响还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甚至辐射到域外的高丽、朝鲜。


蒙元时代无论男女,均戴帽冠,由此足以可见帽冠在其服饰文化中所占地位之重。因蒙古人认为:帽子和头颅同等重要。“二人行,长者为上,一人行,帽子为上”,所以,元代服饰中帽冠是非常重要的。今天雪梨主要想说的是元代男帽制,及其在明代的延续。

一、帽子的分类及其在元明的使用情况

1.钹笠帽

钹笠帽是元代蒙古民族使用最为普遍的帽式之一,其帽体呈圆形,帽檐伸出且倾斜向下,有顶,因与铜钹相似而得名。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男子都着此帽。

叶子奇《草木子》记载:“官民皆带帽,其檐或圆。”

其实这类帽本来并无前檐,因忽必烈射猎时感到日光刺眼,察必皇后特意为他改制,加了前檐,功能相当于现在的太阳帽。

天子所戴的钹笠帽是最为华贵的。我们在很多传世的元代帝王肖像画中就能看出。

比如下图元成宗和元文宗像,他们都头戴白色钹笠帽,有珠宝做的帽顶和华丽的帽珠拴住下巴,头后垂有一块巾布。两位帝王还佩戴有珍珠耳饰,都扎着结辫垂于双耳侧,元成宗还留了一撮头发在额头中间。这种发型其实几乎就是辽代契丹人发型的翻版,因为早在蒙古还是各个大小部落的时代,辽朝已经对蒙古草原大部分地区进行了统治,因此他们对整个早期蒙古社会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发型在元代大概流行了百年之久,上至成吉思汗下至国人都在留。

元成宗(左),元文宗(右)

到了明代,钹笠帽形成了多个使用阶层,多为胥吏与家仆所戴。胥吏是对中国古代各级官僚机构中各种具体办事人员的泛称,他们是一个人数众多、政治作用很大的群体,钹笠帽被这么庞大的一个社会政治集团广泛佩戴,其对明代社会服饰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在很多笔记小说中都有记载钹笠帽,只是他们都称之为“大帽”。

如《拍案惊奇》中记载:“一伙青衣大帽人……乃是大主考的书办。”

还有一个戴钹笠帽的阶层就是明代权富门下的家仆,文献中多称为“院子”或“家人”。

如《醒世恒言》中写道:“这几个朋友好不高兴,带了五六个家人上路……跟随人役个个鲜衣大帽。”

除了胥吏与家仆这两个阶层以外,其余戴钹笠帽多是负责传递文书信件的“驿使”。可见戴钹笠帽的人群除帝王外社会等级并不是很高,原因可能是钹笠帽帽檐宽大,可以遮阳避雨,方便这些人群在外劳苦奔波吧。

《投笔记》插图(左),继志斋《重校琵琶记》 插图(右)

有一种钹笠帽的特殊形式,在文献中也被称为“大帽”,它的帽檐是平直的。这种特殊的钹笠帽在元代墓葬中多有发现,而且其一直延续到了明代。根据元明时的各种考古和文献记载,这种形式的大帽多为上层社会所用,甚至在明代,大帽已然成为官员的代名词。可能是因为这种宽大的帽型在外形上看起来威风凛凛,所以深受上层阶级青睐。

如明后散曲家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曾作有:“凉衫大帽妆朝奉,搭连包肩后耸倒。”

2. 瓦楞帽

瓦楞帽呈四方形,上窄下宽,多有帽顶。这种帽子多用细藤或牛马尾编成,经久耐用。

元代的蒙古族很多都戴这种帽子,其中多为中等阶层官吏,帽式有高低宽窄,往往镶珠戴玉,以体现统治阶层的优越。很多古代书籍的插图都反映了元代官吏外出作客时,自己的瓦楞帽由一个小奴隶侍仆在旁手持保护着。如日用百科全书型的元至顺年间的刊本《事林广记》的一幅插图上显示了两个玩“双陆”棋盘游戏的蒙古族官吏和旁边的两个仆从,其中一个官吏的瓦楞帽放在座位旁边,而另一个官吏的瓦楞帽则由在旁戴钹笠帽的小仆从恭敬托持着。

《事林广记》插图

入明代以后,瓦楞帽仍然存留于汉族人群中,嘉靖初生员戴之,后民间富者亦戴。在现存的明代寺观壁画和绘画中我们往往都能够看到瓦楞帽的踪迹。而明代文献中也有对瓦楞帽的记载。

如:徐复祚的《投梭记·折齿》:“大姐只下机来道个万福,小子就送一百个瓦楞帽儿。”

《金瓶梅词话》第八回:“慌的王婆地下拾起来,见一顶新缨子瓦楞帽儿,替他放在桌上。”

《儒林外史》第一回:“只见外边走进一个人来,头戴瓦楞帽,身穿青布衣服。”

二、奢华帽顶在元明贵族间的使用情况

元代男子冠帽的最大亮点就是它的帽顶,即帽子顶端的装饰物。主要流行于蒙古贵族间。

《南村辍耕录》有这样的记载:元成宗大德年间有本土巨商卖给官府一块产自回回的大红宝石,重约一两三钱,估价为中统钞一十四万,被成宗镶嵌在帽顶上,此后的几代皇帝“相承宝重”,每年正旦及天寿节大朝贺等重要场合,都要戴着这枚红宝石帽顶。在这之后,其他颜色的宝石也被相继服用。

金镶蓝宝石帽顶

据史料记载,元代皇帝有着各种各样的帽子,都是用各种精美材料制成,上面再加以各种贵重珠宝装饰,和衣服相配,应着各种节令随时更换。如冬季时天子有冬服11套,帽子则以“暖帽”为主(暖帽又名“栖鹰冠”,鹰是蒙古的族灵神,也是游牧民族英武吉祥的象征,栖鹰冠蕴含着蒙古人对鹰的特殊情感以及对鹰所拥有的力量的崇拜),夏服则有15套,帽子以各种襄珠嵌宝的笠帽为主。遇到天子高兴的时候,他也会把帽子或珠宝赏给亲信宠臣。

如《南村辍耕录》卷十五记载:元朝河南王卜怜吉歹在做本省丞相时,有一天,他走到郊外,天气炎热,他想换一顶凉帽,左右捧着斗笠在一旁侍候,一阵风把他的凉帽吹落在石头上,镶嵌在凉帽上皇帝赐的那块玉石碎了,河南王笑着说:“这都是有定数的。”并当面告诉左右侍从不要害怕。这则史料本欲说明卜怜吉歹作为丞相的度量,但同时其也给研究元代帽制提供了资料,卜怜吉歹的这个帽顶玉石就是皇帝所赐。

金镶宝石白玉镂空云龙帽顶

相反对于平民帽饰的穿戴,却有非常严苛的禁止法令,如若穿戴一出范围,必受重罚。《元典章》中就有许多十分荒谬的记载,如大德元年利用监司官承直传说:

“成上位新样黑羔细花儿斜皮帽子一个,进献上位看过。钦奉圣旨,今后这皮帽子休做与人者。与人呵,你死也!”

一个工人给皇帝做了新帽子,就不许给任何人再做,做了即犯杀头重罪。一个大皇帝对帽子这等重视,真是历史上少见。

元明易代后,朱元璋诏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旧”,可事实上帽笠、帽顶、帽缨之制仍被袭用。洪武六年(1373年)四月,朝廷对官员庶民的帽顶、帽珠材质作出了具体规定:

“职官一品二品……帽顶、帽珠用玉;三品至五品……帽顶用金,帽珠除玉外随所用;六品至九品……帽顶用银,帽珠玛瑙、水晶、香木;庶民……帽不用顶,帽珠许用水晶、香木。”

帝王的帽顶则常用大块宝石作为嵌饰。到了明中期,官员的帽子上也可使用宝石帽顶,记录严嵩父子被抄家产的《天水冰山录》里列有“帽顶”一项,共计三十五个,除金镶玉帽顶一个和金镶珠帽顶三个外,其余都是金镶宝石或珠宝帽顶。这说明洪武初期确立的帽顶制度已不再严格执行,官员可根据自身财力制作或购买各种宝石帽顶。

《明宣宗出猎图》(左整体,右局部)

到了明后期,则出现了“高嵌”式帽顶,如《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回,来旺儿售卖的“金银生活”“帽顶高嵌佛头青”。“高嵌”顾名思义,就是托宝石的柱很高,层层叠累,宝石则危立于顶端。


结语

经历过金元的大规模北方民族内迁后,明代的服饰比起唐宋已经有了很大改变,除了原本已有的传统汉族服饰外,还融入了很多游牧民族服饰元素。本文以帽饰为主,罗列了“大帽”、“瓦楞帽”等蒙古族帽子从元代起直至明代,对上至皇族下至百姓的各个社会阶层起到的影响。

服饰虽然只是生活中一个很细节很具体的部分,但是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窥视到整个社会的脉动。实如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所言:“时装……深刻反映着特定社会、特定经济、特定文明的特征。”亦如明虞守随所言:“服饰在人,其事若小而所系甚大。” 历史就像一件完整的衣服,各个朝代就像一块块碎布头,一定要把它们拼接起来,才能了解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脉动。同理,研究服饰文化也不能只割裂一个朝代来看,它是传承的,延续的。因此研究元代帽饰,本文所描述只能窥见一斑,必须要上承辽金,下启明清,才能完全厘清其发展脉络,从而更好地窥见金元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状况。


您的点赞、关注、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服饰文化,非常感谢!

参考文献:

1.沈从文编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1月。

2. 罗玮,《明代的蒙元服饰遗存初探》,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3. 撷芳主人,《明代的帽顶、帽珠与帽缨》,新浪微博,2018年10月。

备注: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 END -

银发黑(邓超银发黑皮衣骑车耍酷 自曝最近在家带孩子)

网易娱乐10月28日报道(图文/小易)近日,邓超以代言人身份亮相台铃超跑电摩发布会。当天,邓...

二狗留学(“1.5万小留学生”最新消息,父母后悔了吗?家长:以泪洗面)

万小留学生最新消息爸妈后悔了吗家长以泪洗面因受疫情影响关于滞留英国万小留学生已有名...

闽ICP备2023011808号 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留学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hh0407@outlook.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站长资源合作:dhh0407@outlook.com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