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的个人资料(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态农业激活句容乡村之美)

最后更新 :2023-01-20 09:06:04

新华网南京9月30日电(庞雪汀)夏末秋初,位于镇江句容的戴庄、丁庄等多个生态农业示范村也迎来了大丰收。 大片的“越光”水稻泛着金黄,饱满圆润的麦穗在风中轻轻摇曳;如绿宝石般晶莹剔透的“阳光玫瑰”葡萄,咬一口,就甜到心里;红润硕大的有机水蜜桃,沁香宜人,是这个时节最令人愉悦的自然馈赠……“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对农业提出的要求。而句容市正用其在生态农业领域的坚定实践,为这一要求交出了生动的答卷。

有一种“致富路”叫“生态农业之路”

戴庄村位于茅山丘陵核心地区,镇江市最南端。过去,这里曾是镇江著名的 “老大难”贫困地。由于当地地势高,地形复杂,除了降雨没有外来水源,十几年前,戴庄农民大多守着穷山恶水,靠天吃饭。而如今的戴庄,摇身一变,成了生态农业乡村发展的样本。

彭玉和在检查有机桃树枝叶(于华杰 摄)

“我家以前是戴庄最穷的,是赵老让我‘翻身’了!”说起自己的“奋斗史”,58岁的农民彭玉和显得有些激动。他口中的赵老,就是江苏省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被评为“全国十大三农人物”的赵亚夫。

2002年,从机关单位退休的赵亚夫主动来到了戴庄义务服务,实地考察1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想在这里探索出一条以生态农业振兴乡村的道路。 “跟着赵亚夫干,就能过上好日子?”一开始,当地农民对赵亚夫宣传的“科技生态农业”充满了怀疑,甚至是抵触。

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彭玉和听说赵亚夫在给农民做生态农业的培训,便自己找上了门去。“赵老,我想挣钱,不怕吃苦!”看到赵亚夫,彭玉和就主动上去握手,并标明了自己的来意。

那次的培训课,开始不到半小时,听课的农民都快走光了,但彭玉和坚持听到了最后。 “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相信他,电视上都说要相信科学,我感觉赵老教我们的就是科学。”彭玉和说。

“种桃子怎么能赚钱?!”当妻子听说彭玉和要跟着赵亚夫种桃子时,急得跳了起来。要知道,戴庄从前可是个有名的“桃子窝”。土生土长的“野鸡红”桃子,一斤只能卖三毛钱。在当地人眼中,种桃子是最不挣钱的营生。可是对于当时全家年收入只有不到3000元的彭玉和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想翻身,一定要干!”彭玉和下定了决心,到赵亚夫那 “认领”了30多亩有机桃园,义无反顾地干了起来。

“这么多农民都不肯干,你干了,就一定要干好!”赵亚夫的这句鼓励让彭玉和至今印象深刻。从剪枝、修枝到防治病虫害,赵亚夫几乎是手把手地帮助彭玉和种桃,把他培养成了半个有机桃种植专家。

第二年5月,彭玉和种的第一批有机水蜜桃收获了。因为样子好看、甜度高,没有添加过任何激素和化肥,这些桃子卖到了8元钱一斤,是“野鸡红”的近30倍。那一年,彭玉和挣了7万元。

如今的彭玉和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种桃大户,他还在自家桃园边上开起了农家乐,每年桃子收获的季节,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而戴庄,也已成为了生态农业发展致富的一面旗帜。

今天,在戴庄村及其周边,已经有8000多亩农林用地采用了优质高效生态农业新技术。走进戴庄村的田野,你可以看到不断变化着的丘陵山区农业新景观。缓岗坡地分布着草莓、桃、葡萄等供四季采摘的果园,岗坡塝田里生长着有机水稻,鸡、鹅在绿草丛中自由觅食,稻鸭、稻蛙和谐共处……经济林果、稻菜融合畜牧业的有机农业生态系统已经形成。

生态农业,给农民带来了“金山银山”,更带来了“绿水青山”。

有一种“网红”叫“农二代”

“老板,给我来10盒‘阳光玫瑰’、10瓶有机葡萄酱!”“葡二代”王君的微信消息从早到晚响个不停。15年前,硬着头皮接下公婆手中葡萄园的她,做梦都不会想到,如今种葡萄成了丁庄村的“朝阳产业”。

王君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于华杰 摄)

“我们农村孩子,都有个‘城市梦’。大学毕业,终于在城市找了工作买了房子,家人却让我回农村种葡萄,我当时真的非常抗拒,非常不理解。”王君笑着说,“没想到,现在我们的葡萄园这么火!”

王君的公公毕年顺曾经是丁庄有名的葡萄种植大户。2000年左右,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葡萄新品种不断涌现,毕年顺种的老品种“巨峰”葡萄渐渐失去了竞争力。王君接手葡萄园之后,引进了口感更好、甜度更高的有机品种“阳光玫瑰”葡萄,并“主打”这种葡萄,很快就打开了销路。

王君的“葡萄改革”,不仅仅是对品种的改变,更是在养护方式上的探索。“我公婆种葡萄,就是靠着经验在种,说白了就是‘望天收’,非常辛苦。而我种葡萄的理念则是‘做少、做精’,我们就是要走品质路线,让人家把我们的葡萄当成品牌产品。”王君说。

在葡萄生长的季节,王君每天都要亲自给自家的葡萄“疏花疏果”。所谓“疏花疏果”,即人为地去除一部分过多的花和幼果,以获得优质果品和持续丰产。王君非常推崇这种瓜果养护方式,这个方法也是她在国内外多地考察学习中学到的。“如果一个枝干上结两串葡萄,那我一定会剪去一串,这样虽然产量降低了,但品质却提高了。”王君说,“我家的葡萄,每次只留2000斤的优质果,现在的市场价是10元一斤。”

2015年,王君给自家的葡萄注册了商标,并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的认证。通过网络电商平台,王君家的葡萄最远已经卖到了西藏,在葡萄销售的旺季,王君每天都要卖出四五十箱葡萄。

2017年,王君远赴日本考察水果产品市场。当她看到日本超市里琳琅满目的水果副产品时,新的灵感又来了。葡萄酒、葡萄果冻、葡萄酱……王君现在不仅卖葡萄,还卖起了葡萄的“周边产品”。

在丁庄,像王君这样的“农二代”还有很多,他们学习新技术,树立新理念,让农业变得“时髦”起来。

有一种“抱团”叫“农业合作社”

如何把生态农业成果转化为真金白银?“实施乡村振兴单靠发展资本农业是行不通的,单有少数人富裕也是行不通的,必须把小农户带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可是小农户势单力孤,只有合作社才能使农民抱团联合起来。”一手打造了“戴庄经验”的赵亚夫说。

唐陵村农业合作社打造的花木交易创业工作室(于华杰 摄)

不管是戴庄的桃园、稻田,还是丁庄的葡萄基地,乡村农业的振兴,离不开农业合作社的助力。

在合作社成立之前,戴庄为此整整探索了五年。用树立典型人物的方式,不少农民自发地加入到了组织中来。戴庄农民杜中志被称为“戴庄村有机农业第一人”。他 2002年在全村第一个种了八分坡地有机桃, 2004年又第一个种了七分水田“越光”品种有机稻,收入节节攀升,在全村产生了很大反响。在杜中志的带领下,一批农户跟着干了起来。到2005年,种有机稻、有机桃的农户已经达到100多户。当年冬季,戴庄村开展了入户问卷调查, 552户受访农户中,49%的农户表示愿意参加合作社。2006年,戴庄成立了句容首家有机农业合作社。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统一服务,并把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留给农民,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增长”。

在戴庄,即使是无壮劳力、无生产资料的贫困户,也可以加入合作社。范大妈72岁,孤身一人,在合作社帮助下种有机水稻、养羊,年纯收入早就过了万元;合作社帮助贫困户老蓝搞发酵床养猪,生产的黑猪肉在网上销售很受欢迎,现在年纯收入已经超过15万元。残疾人老黄,合作社帮助他种上了高架草莓,第一年的纯收入就达到10万元……

在丁庄,葡萄合作社不仅在葡萄生产和销售上为农村提供服务,还引导“葡二代”开发了许多葡萄衍生产品,包括葡萄汁、葡萄果酱、葡萄酒、葡萄脆、葡萄酵素、葡萄籽油等26个品种。所有产品在合作联社线下直销店以及线上电子商务店铺都有销售,进一步扩充了农户的增收渠道,提高了农户生产效益。

在唐陵,村党委书记刘树安带领党员干部发展苗木产业,成立合作社,建设苗木交易市场。曾经的贫困村,通过连续11年的努力,实现村集体资产突破1亿元。

如果说,是生态农业为句容乡村振兴插上了翅膀,那么是农业合作社让这双翅膀有了展翅翱翔的力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态农业正如一泓活水,为句容农村注入了新的生机与能量,让这片土地呈现出欣欣向荣之美。

- END -

白醋洗脸的副作用(白醋洗脸有没有副作用)

白醋去玻璃水垢危害?基本没有危害1、水壶用白醋洗了一般不会有危害。如果烧水壶有了水垢,...

安徽黄山下这个古村,拥有“徽州第一木雕楼”,不是西递、宏村_卢村_古建筑_

原标题:安徽黄山下这个古村,拥有“徽州第一木雕楼”,不是西递、宏村许多游客都非常喜欢徽州古建筑,徽州的古建筑总是带着淡雅精致。总想抽几日闲暇去亲眼看看徽州的美,在安徽黄山脚下就有一座千年古村——卢村,完美的展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