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留学回国了很后悔(去德国留学的你后悔了吗?)

最后更新 :2023-05-06 20:14:14

去德国留学的你后悔了吗?

后悔只是阶段性的。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前几天看过的一篇文章“留学德国,有过悔意,但更多是欢喜”,感慨很多。分享给题主或者同样有这种困惑的小伙伴(应该算是个鸡汤hhhhhhhh内容有点长,希望你能静下来心慢慢看)


去年九月末离开德国来英国读研后,一直想着要郑重其事地写一篇告别德国的文章,珍而重之的结果是文章题目取了一堆,正文反倒至今仍未写成。中途为办理签证及参加本科毕业典礼回了柏林两趟,便显得我只是出了趟远门似的。如今打算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下半年重回柏林,那篇未成行的告别文,就被窃窃地改成了一篇总结留德生活的文章。


有时会突然想,如果没来德国,我的生活会是怎样。


刚来德国的那半年,后悔的情绪时不时地扰着心神。国内的朋友都在上大学,朋友圈里涌动着生活的色彩,是热气腾腾的火锅,是没有时差的相聚,是熟悉的回忆,对惯常了的事物总是忍不住心生亲近和向往。


刚刚读完语言班B1时去陪考上预科的朋友报道。我坐在预科那幢楼的门前等他,耳机里是一些惯常的德语歌,一首“Ich bin ich” 循环了好多遍,主要原因是这首歌的曲调铿锵有力,符合主人公(即还在读语言班的我)当时悲戚迷茫的心情,还能顺带着练练德语听力。天干净得似一块蓝布,我一会看看天,一会又踩踩地,思考来德国是不是一个错误,明明国内同专业的朋友也要去日本交换了,我费着功夫来这里,吭哧吭哧学着德语。


这样掰着指头,焦虑与别人在时间上差下一大截的心思,其实时至今日也没有消散。花了这几年的功夫,慢慢在尝试平和地与自己相处。


但无疑我是喜欢德国的,理由也有很多。


世界杯的时候受梨视频的委托,要去采访德国人对世界杯及球星的看法。夏日的柏林傍晚,我一副可疑人士的模样在车站前徘徊着,伺机寻找采访对象。一个姑娘擦身而过,看着十分可亲,我便利索地跟着她上了车开始搭话(写到这里觉得自己看起来果然很可疑)。有些失望的得知她并不喜欢足球,不过在她问我是否想一起去一个露天Bar时,仍然跟着去了。随后的一切都很开心,我随身没带零钱,在那个只收现金的Bar里她请我喝了一大杯冰啤酒。长聊了几个小时,内容倒是想不起来了,但记得她向我展示了她线条奇异的画作,有趣的风味肆意涌了出来。挥手告别后大约知道不会再见,但也不必硬要一直把酒话桑麻,这样简单又随性的一次碰杯,已足够让我在回忆的此时此刻心满意足。


也遇到过许多不经意间的温情。在莱比锡第一次搬家时将几个大箱子拎到了车站,朋友去帮我取一个遗漏的东西时,我便坐在车站旁的椅子上等她。轻轨到站,身旁的一个年轻德国人询问我是否需要帮忙,我笑着摆摆手说没事。他在上车前又回头了一次,再次问我真的不需要帮忙吗。这样的两次相问,为夏日的蝉鸣都添上了几分温柔。也记得,去年因为要将金庸的全套书带回国,加上另一些杂物,箱子几近30公斤,正吭哧吭哧地搬上车站时,常在那儿拉小提琴的男士将琴放在了地上,小跑着过来帮我。他接过箱子时大约也没想到会那么沉,整个人有些狼狈地被狠狠拽下了几分,边笑着打趣他自己,边帮我抬上了车站。一转身他已又跑回了拉琴的地方,音乐声再次响起,我虽不识曲名,但仍可欣赏其曼妙悠扬。知道自己还在他目光所及之处,于是拍起了手,既是向他致谢,又是因为喜爱他的音乐。而他则微笑着,微微向我一鞠躬。


一直觉得留学德国给了我一个重启的机会,这大概也是我最心怀感激的地方。年少时候的懈怠与悔意,在这里能得到一次尝试的新机会。虽然需要克服的困难杂乱了许多,学业上的,生活上的,心理上的,语言上的,但也没有不可跨越的感觉。能够重新经历的另一原因是德国的免学费政策。除了在语言班时的费用较为高昂外,从预科开始便只需每学期交两三百欧的学杂费及交通费,想来真的享受了这个国家的很多福利政策。


之前写过关于德国老师的文章遇见的德国老师,温柔或智慧。在国内时,尤其怕初中老师,其实长大后能领会当时的老师们都在真心实意的提高学生成绩,简化成一句“为学生好”也并无差错。但也许是学生太多,也因为当时我自己太过平乏,从未和老师单独的交流过,又或者表达过自己的想法。在德国碰到了一些尤为可亲的老师,也逐渐建立了我与他们能够平等交流的认知。也许正是这一认知的慢慢加强,让我更想尝试教学这条道路。即便学生与老师在一些知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鸿沟,但双方仍是平等的独立个体。


在德国留学的这几年,几乎都单人居住着,因而也有了许多独处的时间。好像也不觉得孤独和寂寞,很好地学会了如何一个人生活,更是有些怡然自得。初来德国时完全不会做菜,电磁炉也用得很不顺手,完工的炒蛋上仍粘连着蛋液,真是愧对了番茄炒蛋这道经典美食。过了一两个月后开始志得意满起来,“下厨房app在手,天下美食我有”的豪气溢满胸腔,结果便因大意被菜刀切了好几道口子。又过了一段时间,深觉在德国学会最快的不是德语,而是烧一桌子好菜,毕竟民以食为天嘛。


相较于国内而言,德国的节奏缓慢许多,这自然是一把双刃剑。好处在于内心容易生出一股静气,周末去河上划船,或者在一块坑坑洼洼的草地上野餐一下午,又或者在家里看一场精彩的电影,乐趣无限。坏处也很明显,少了竞争的氛围,人便容易懈怠,和国内的生活严重脱节断裂,每次回国都似刘姥姥,花些精力才能领会国内最新的生活科技节奏,默默担心回国时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小菜鸡。


有一句话是,“It’s the people that make the place”。在德国留学的时候遇到了很多人,无论是否成为过客,都让我在德国的学习及生活更加饱满。有朋友让我深觉其文采斐然,也有朋友让我感受到真正的温柔与细心。一位朋友命途多舛,从年少的时候就开始生病,几十年内做过无数大手术,但一直特别的乐观和勇敢,我和她交谈时总自省自己很多时候容易胆怯。从身边的人身上见证了优秀品质,便忍不住想推着自己也向他们靠近一点点。而开一个主要关于德国的公众号,是一件让我时常深觉幸运的决定,因为它,认识了许多重要的人,也得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机会。


也正是在德国,我接触到了许多西方的思想,见证了在这些思想下的德国是如何去处理不同的事态,如乌克兰危机,汉堡G20,难民危机,疫情危机。这些事端里德国的应对总是毁誉参半,而我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在价值观被一次次冲击时,慢慢学习如何不匆忙下论断,尽可能平衡理智地去判断这些复杂的议题。譬如德国被许多人诟病的难民政策,我并不认同2015年那样匆忙的全面放开,其所需承担的后果至今仍未消化,滞留在希腊莫里亚难民营,又或者在土耳其的难民,只是遗留问题的冰山一角而已?难民危机 | 德国为何愿意接受那么多难民?但我仍喜爱德国政治上对危难者流露的一丝同情,对气候环境的关心,对失业者的照拂,对平权议题上的努力,又或者,人们可争论政治总为目的服务,但我接触到的许多德国人,都(曾)花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去帮助弱者,为他们的权益呐喊。


记性不是那么好,很多事在经历时可能涕泗横流,或因难过,或因快乐,但过了一阵子也就忘怀了。也许正是因为在德国留学时,是真的生活在了那儿,便没再刻意去记录。记得到德国半年左右的时候,在莱比锡大学的食堂吃饭,对面的朋友说过一阵子可以邀请父母来德国玩。那一瞬间我猛地确认,自己是在德国了。这种迟钝的感知有时想想也很好玩。


随手写了这些,发觉较为年少的时光几乎都在德国度过,从19岁到23岁。从不知维基是何物,到如今磕磕绊绊地摸索着向前走,偶尔回头时好像也可以佯装深沉地(摸着并不存在的长胡子)说,这么多年过去了(要笑场了啦)。会佩服自己当年带着莽撞与无知的勇气,就这样来德国留学了;也有许许多多的遗憾,譬如读书的时候没有做更多的实习,导致如今实践经验的较为缺失;又或者太随着性子生活,未去尝试更多新奇好玩的事物,一眨眼时光就这样过去了。

但秋日飘洒在蔚蓝天空下的金色银杏叶,温柔的人对我的鼓励与关怀,学业上平稳又略带惊喜的顺利,都让我想起第一天来德国时,我坐在飞机临窗的位置,晚上七八点慕尼黑的天空中浓郁的蓝色如幽幽的湖水,那一刻的满心欢喜,在这几年的留学日子里,因不同的契机,反复重现着。


其实一直留在国内的人有时候也会迷茫,会焦虑,会害怕,所以坚持自己的想法慢慢走啦~因为哪条路都很难,但自己喜欢的那条路一定不会遗憾。最重要的是,哪怕你一直在国外一年只能回来几次,萧山的变化日新月异,但这里的亲人、朋友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 END -

美国留学疫苗(太无理!美国大学不认可科兴与国药疫苗,要中国学生重新接种)

太无理美国大学不认可科兴与国药疫苗要中国学生重新接种月日发生了一件近期以来最搞笑的...

北京哪个留学机构好(北京哪个留学机构好一点)

北京留学中介机构选择清单汇总对比大家蕞近是不是在各大平台都能看到的申请在晒啊各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