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江(《天下长河》高士奇:一代权臣巨贪,何以明珠巴结、康熙终身宠幸?)

最后更新 :2023-04-12 02:04:16

《天下长河》高士奇:一代权臣巨贪,何以明珠巴结、康熙终身宠幸?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瓶庐,又号竹窗。

浙江钱塘人(今浙江省杭州市)。生于清顺治二年九月八日(1645年10月26日),卒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

他的一生颇富传奇色彩,因偶然的机会受到康熙知遇,从落魄京城的一介寒儒入值内廷,在南书房中参与机要,润色诏敕,地位荣显一时,被清人比做李白、宋濂一流人物。


高士奇出身于小康之家。先人在杭州姚江、西溪两地留有房舍田产,家境颇为饶裕。他幼年读书的“诜宜楼”座落在西湖南屏山下,楼前花木扶疏,修竹掩映。读书之暇,高士奇与朋友徜徉于湖山之间,觞丝弄竹,吟诗作画。


1、落魄“隐士”


康熙二年(1663年)秋,高士奇在杭州参加乡试,名落孙山,次年三月,被选入太学。他与新婚妻子一同前往北京,准备参加顺天乡试。初到京师,高士奇囊中存金丰厚,一度仍旧过着悠闲、阔绰的生活。当时京中满洲贵族每于春秋两季,驾鹰牵犬,出城田猎。一些纨绔子弟也纷纷仿效。高士奇一度也“喜谈任侠,颇习弓矢”。

康熙五年(1666年),他春游西山,见到玉皇阁下有荒园一所,苍松掩映,清溪流淌,景色宜人,便在其中筑室三间,做为消夏别墅。

酒足饭饱之后,散襟坦步,往来于林壑之闻,遇山僧,坐谈迂阔,有时还略具酒茗,以助谈兴。从城内携往西山的书籍,自经史子集、天官地志、律数医药、种艺方言、经卷黄老之类,无所不备。高士奇每日“随意取而读之,时或开卷有得。小倦即投匡床偃息,恬然无梦”。

康熙五年(1666年)秋,高士奇在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再次落第。不幸的打击接踵而至。

他父亲病死后,家乡的房舍田产被人侵吞、变卖一空。昔日家资饶裕的文士转眼间便成了一文不名的穷措大。高士奇在这沉重的打击下一度变得异常颓唐,终日啸傲狂歌,与酒为伍。

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高士奇开始闭门苦读、致力经史。

他对妻子说:

“余少遭闵凶,异乡羁旅。亲戚故旧多弃而不我与顾。当深自刻励。”


为了维持生计,妻子将陪嫁的簪环首饰典当一空,最后不得不靠借贷度日。康熙六年(1667年),一位故友来访。见高士奇一家鸠居于颓檐陋室之内,四壁空空,责备他不理生计,高士奇却写下“萧条壁立似相如,只有元龙气未除。博醉且沾千日酒,消愁还读十年书”的诗句,聊以解嘲。


2、康熙宠臣


然而,空读诗书毕竟无法解除腹中的饥渴。在严酷的生活现实面前,高士奇不得不放下自命清高的文士架子,操起秃笔破砚,来到报国寺庙市廊下,靠出卖字画,代写条幅、喜帖子糊口。

报国寺是当时北京的著名庙市之一,市上百货具陈,目迷五色。往来其中的既有平民百姓,士绅清衿,也有王公贵族、痞棍无赖。数年的卖文生活大大丰富了高士奇的社会阅历,从一个不诸世事的书生逐渐变成了一个八面玲珑,善于察颜观色,能与各色人等周旋的人物,在与庙市上的字画、古董商人,书铺老板的交往中,高士奇对书画鉴赏、版本甄别也有了相当造诣。

康熙八年(1669年),高士奇进入国子监就读,肄业后谋到一个书办的差事。不久,宫中关帝庙进行翻修,门楹需要重写,这份差事落在高士奇头上。

当时恰逢他的生日,在痛饮数杯之后,拂开云笺,提笔在手。微醺之中,回想起少年时代悠闲,绕裕的生活,初到京城时气吐长虹的志向,服下三旬九食,残杯冷炙的落魄情状,不禁文思激涌。他索性按照贺新郎的曲牌,信笔写下《生日感杯》一词。慨叹身世,抒发胸臆。然后才饱沾浓墨,乘兴写下“天子重英豪”,五个酣畅淋漓的大字。

不久,康熙途经关帝庙,见到匾额上那几个神彩飘逸,清劲挺秀的题字,“大加赞赏”。立刻传问:是何人手笔?侍从询问后,说是高士奇。

康熙十年(1671年)四月三日,康熙特命翰林院对高士奇等人进行考试,对高士奇的书法极为欣赏,将他擢为第一,命留翰林院供奉。


又传旨:

今后凡朕经筵讲义,令高士奇一人誊写。

高士奇每日抄写完毕,还要与妻子在灯下反复校读,常至夜半方止。

康熙十一年(1672年)闰七月二十五日,康熙在懋勤殿召见高士奇,问籍贯年齿,命他写大、小字,赋五、七言近体诗。次日,高士奇又献《东巡赋》一篇,康熙对其诗文赞叹不已,命赐内府锦襦。

高士奇骤被恩宠,举朝瞩目。高士奇等人入侍内廷后,大大开阔了康熙的视野。

从隽永的诗词和丰富的书画艺术中,康熙愈发体会到汉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瑰丽多彩。三藩之乱爆发后,康熙为争取汉族官僚士大夫的支持,对“文治”问题日益重视。

数年后,康熙学问大进。

他兴奋地对大臣们说:

“朕初读书,内监授以四子本经,作时文。得士奇,始知学问门径。初见士奇得古人诗文,一览即知其时代,心以为异。未几,朕亦能之。”

精于世故的高士奇对康熙祟尚儒雅,好学不倦的“圣蕴”更是看得了然。他一再对康熙说:

圣上所治,乃帝王之学,“又非徒事章句者所可窥测万一矣”。


3、入值南书房


康熙十四年(1675年)冬,清廷复设詹事府,康熙特命高士奇任詹事府录事。

高士奇在詹事府任内除陪同康熙吟诗写字外,还负责整理内府典籍,鉴别宫中收藏的书画珍玩。终日徘徊于玉轴牙籖之间,陪皇帝吟风弄月的文学侍从生活,无法满足高士奇在仕进闻达之途上飞黄腾达的强烈欲望。


康熙十六年(1677年),十一月,高士奇被升为内阁中书,食正六品俸,赐居西安门内。十二月,康熙在内廷设立南书房,高士奇、张英经康熙钦定,成为首批入值南书房的汉族官员。

南书房的设立,是康熙加强皇权的一项重要措施。当时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正在激烈进行,有关军事、朝政的密诏多由南书房官员起草誊录。

高士奇入值南书房后,每日“报筹而入,送烛而归”。有时密诏拟就,已经漏下三刻。康熙特谕:宫中禁门,待高士奇离去后方可落锁。

为防止发生意外,康熙还经常派禁旅骑校护送高士奇返回寓所。

不久,高士奇开始利用南书房“密勿深严”的特殊地位结交内廷太监,窥探康熙的起居活动。他每日入朝时,在一个荷囊内装满金豆,太监每报一事,便以金豆一颗酬谢,“以是宫廷事皆得闻”。

高士奇得知康熙正阅读某书,便立刻将这部书取来,仔细阅读。

康熙十七年(1678年)康熙领旨奖谕高士奇说:

“尔在内办事有年,几密谕及朕所览讲章、诗文等件,纂辑书写甚多,特旷表里十疋,银五百两,以旌尔之勤劳。”

不久,特进高士奇同博学鸿儒科出身,擢为翰林院侍讲。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先后前往东北、江南各地巡视。高士奇多次随驾扈从。临行之前,他大量搜集史册、山经、地志,将沿途经过的山川郡县、扼塞边关的有关记载,抄录整理,途经此地时,便与康熙立马议论,“抚今追昔,究论兴衰治乱之由而咏怀古迹”。

每成一篇,高士奇便倚马奉和,“不经忖度而妙合风雅,时蒙上贵叹,数召入帐殿赐食,夜深乃退”。

康熙首次南巡,途经镇江金山寺时,寺僧请御题匾额。西对江水浩淼的壮阔景色,康照一时想不出恰当的词句加以形容,濡感良久,无法落笔。高士奇见状,悄悄在掌心写下几个小字,学装趋前磨墨,微露其迹。康熙见了,立刻照其所拟,挥笔写下“江天一览”四个大字。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高奇在扈从巡视塞外时中暑,康熙令御医前往提治,并赐以冰水,在康熙的眷顾、提携下,高士奇的地位不断上升。


由右春坊右庶子被擢升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再迁侍读学士,并充任《大清一统志》副总裁。


4、弹劾明珠


数年前,高士奇极力巴结的权臣明珠等人,此时反需向他探访内廷消息。每送高士奇返回府邸,“九卿肩與伺其巷皆满”。明珠亦在其内。高士奇直入家门,晚饭后才派人请明珠入内。“必语良久始出”。其余大臣,或延一、二人内语谈,不能遍及。令家人出门相告:“日暮不能见,请俟异日也。”诸肩舆才纷纷散去。

康熙二十四年(1635年),号称士林魁首的徐乾学奉旨入值南书房。

高士奇与他结为心腹,朝中逐渐形成了以徐乾学、王鸿绪、高士奇为首的江浙官僚集团。学士非出三家之门者,则不为世人所重。

内外官员的贿赂使高士奇很快成为家产“数百万之富翁”。

他用这笔钱在京城、家乡广置田宅,并与人合伙,经营缎号营利。对不肯纳贿者,高士奇便想方设法,加以排挤。内阁学士郭棻得到高士奇的照顾,任职后未曾酬谢。

高士奇极为不满,对同僚忿然说:

“渠之得为学士,谁之力也?皆予为之左右。得至此,从来不曾见他一匹缎,一只铜杯。”

不久,郭棻便遭到“才品平庸,尸位游职”的参劾,被革职。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高士奇、徐乾学等人与明珠之间的权势之争日趋尖锐。

在与徐乾学兄弟唱和的诗中,高士奇将明珠等人比做表甲称雄的牡砺。而明珠等权重亦为康熙所不许。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初,直隶总督于成龙在康熙谒陵途中举告明珠等人贪赃枉法。康熙回京后,立刻召见高士奇,询问此事。高士奇将明珠、余国柱等人“声势奸利之状”一举揭发。


康熙问:“似此何无一言也?”高士奇答:“谁敢?”康熙暗示说:“满洲不敢,汉官何谩?”高士奇反问道:“汉官独不要命耶?”

康熙说:“若等势重于四辅臣乎?我欲去之,则竟去之,有何怕?”

高士奇闻言,立刻表示:“皇上做主,有何不可者?”

随即向徐乾学传达了康熙的旨意。徐乾学以门生郭琇的名义上疏参劾明珠,疏稿由高士奇持入内廷,交康熙改定后启奏。不久,明珠及其亲信党羽纷纷被革职。


5、权奸斗法


明珠失势后,高士奇志满意得,企望能早日从南书房这一储材要地跃登高位。但时隔不久,他便因纳贿受到参劾。

先是,高士奇、徐乾学、陈廷敬等人为贪得贿银,迫福建布政使张汧出任湖北巡抚。

张汧表示:

自己年事已高,为布政使足矣,不敢妄意巡抚。高士奇等人致书相逼,“谓不成当便得奇祸”。

张汧无奈,只得应允。康熙二十六年冬,张汧因搜刮贪黩被参,康熙令直隶总督于成龙前往严审。张汧供出在京纳贿诸臣,并将高士奇、徐乾学等人逼迫他出任巡抚的书信一一呈上。

康熙见南书房大批心腹重臣被牵入此案,密召高士奇入宫,当面询问。高士奇见此事已无法掩饰,便对康熙说:

“督抚诸臣,以臣蒙主眷,多有馈遗。其实圣明威福不旁落。臣何能参与一字?在彼诚无益,在臣则寸丝粒粟,皆恩遇中来也。”

康熙听了这番奏对,不但未对高士奇加以责罚,反而面露微笑。数日后,康熙特领谕旨:“此案若严审,牵连人多。就已审实者即可拟罪,勿令滋蔓。”


由于康熙的有意回护,高士奇仅被解除任职,仍入值南书房,管理修书事务。

高士奇被解任后,康熙对他宠任不衰。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春,高士奇随康熙南巡,二月十日,康熙在高士奇的故居杭州西溪山庄内写下五言诗一首,又书“竹窗”两大字赐高士奇。

当时江浙官僚集团内部的权势之争不断加剧,徐乾学串通寓居南京的前大学士熊赐履攻讦高士奇招权纳贿。

康熙在南巡途中向高士奇暗示:“汝也要防备”。“也有人说你不好哩”。

康熙返回北京后,再次向高士奇暗示,有人参劾他招权纳贿。

高士奇问:是谁?康熙索性明言相告:“即汝平日所夸之熊赐履也。”

高士奇早在回京途中就已通过康熙左右的太监探得此事原委。

他神闲气定地答道:

“即此可见臣在皇上面前说人不好,也非与臣不好,说人好也非与臣好。但是别人说臣还可,熊赐履说不得臣。臣虽不与相交,然书札时常往还。他与臣书说臣人品是程朱一流。岂有程朱会招权纳贿的?”

康熙闻言忙问:“书札何在?”

次日一早,高士奇便将熊赐履的书信全部呈上。康熙阅后,“笑而存之”。

徐乾学见熊赐履的参劾未能奏效,便授意门生郭琇参奏高士奇、王鸿绪等五人招揽事权、奸贪坏法。郭琇在上疏中痛诋高士奇等“豺狼其性,蛇蝎其心,鬼域其形”,请康熙将他们“明正典刑”。

郭琇的奏疏刚刚脱稿,高士奇已通过自己的心腹将疏稿抄来,提前进呈康熙。

郭琇的奏疏上达后,“因上先见之,高(士奇)遂受病甚轻”。

高士奇遭到徐乾学的倾轧,表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在寻找机会,准备报复。

康熙二十八年九月,御史张星法参劾山东巡抚钱钰贪黩。高士奇与钱钰有同乡之谊,他立刻抓住这个机会,为钱钰出谋划策,对徐乾学、郭琇等人进行报复。


钱钰在上疏中说:“郭琇曾以私书致臣,嘱荐山东知县、教谕等官,臣概不允。”

郭琇被触怒后便嘱托张星法“捏造虚款”,妄加参劾。根据高士奇的建议,钱钰将徐乾学、郭琇嘱托荐举亲信的书信一并呈上。

康熙见诸汉官内讧不已,令高士奇、徐乾学、王鸿绪等人休致回籍。


6、权臣得以善终


高士奇回到杭州后,终日避人晦迹,隐迹藏身。闲暇时便在园中修植竹树,分畦种菜。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徐乾学受到明珠亲信的报复,异常狼狈。当年中秋,徐乾学特地来到杭州,希望与高士奇重修旧好。高士奇托病不见。待徐乾学去后,他挥笔写下“莫道孙庞事可嗔,争长争胜岂无因?中山狼性尤奇毒,才赖全躯便噬人”的诗句,感叹官场上的尔虞我诈。

康熙三十三年秋(1694年),高士奇奉旨赴京修书,仍入值南书房。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高士奇随康熙西征,平定噶尔丹叛乱。战事结束后,他受命主持《平定朔漠方略》的编纂。

次年,高士奇以母老奏请还乡终养。临行前,其母被封为一品太夫人。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高士奇被授为礼部侍郎。当时他已年近花甲,对官场上朝夕惕厉的生活衔生倦怠之情,便以母老谢任。次年春,康熙南巡,高士奇至淮安迎驾,扈从返回北京。


康熙屡次召他入宫,“赐予优渥”。不久,高士奇返回杭州,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卒于家。康熙“以其伸朕学问者大”,赐谥文恪。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 END -

帽子品牌十大排名—排名前十大的帽子品牌_帽子牌子

中国十大防盗窗品牌—2022防盗窗什么品牌的最好随着小区,自建房等的普遍普及,防盗安全已成...

簪子怎么用,用一根簪子就可以将头发挽起来你知道吗?一起演绎古风美女吧

簪子是在古典发型中经常会用到的发饰,用一根簪子就可以将头发挽起来你知道吗?用簪子盘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