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真(汪曾祺做了一道菜,美女作家竟不顾形象舔盘子,他的厨艺有多好?)

最后更新 :2023-01-20 18:12:16

?文丨安林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编辑丨谦钟素

试挑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最近,清明菜嫩得掐得出水。把它榨成汁和面,和硬一点擀成皮,切成小丁,可以搓成麻食;如果和面和软一点儿,可以在电饼铛里摊成软饼,加上黄瓜丝土豆丝,卷成春卷。

光看那翠绿可爱的外形,就让人食欲大开。

清晨,暖粥一碗,野菜一碟,窗前一盆土花,正簌簌地开。春天,正是挑野菜的季节,而全中国挑野菜最牛的,大概要数汪曾祺了。

为什么说他牛?是因为他不仅挑过很多次野菜,他还是唯一一个在钓鱼台国宾馆挑野菜的作家。

有一次,汪曾祺发现,钓鱼台国宾馆的墙外长了很多灰菜,极肥嫩,就弯下腰来摘了好些,装在书包里。

结果被门卫发现了,大概以为他在埋定时炸弹。幸好检查了汪曾祺的书包后,只发现了一包灰菜,就放他走了。

气得汪曾祺的老婆直骂他,说他上过天安门城楼看阅兵的人,居然干出这么丢份的事儿。

现在的人们挑野菜,是为了吃个新鲜,但汪曾祺小时候可真不是这样。

生活在艰苦的年代,让汪曾祺养成了挑野菜的习惯。他的家乡高邮,虽然也是江南鱼米之乡,但挑野菜度荒也是免不了的。

挑的是野菜,触动的是乡愁

汪曾祺挑过荠菜,他说荠菜虽然是野菜,但在高邮却是可以上席的。

汪曾祺最爱的野菜是蒌蒿,大概陕南是没有的。蒌蒿生长于水边,粗如笔管,有节,加肉炒食极清香。

汪曾祺小时候非常爱吃炒蒌蒿薹子,如果桌上有一盘炒蒌蒿,他就会非常兴奋,胃口大开。

汪曾祺说:“蒌蒿薹子除了清香,还有就是很脆,嚼之有声。”

苏东坡曾有诗云:“蒌蒿满地芦芽短”,大概这两个文学家,都是爱食蒌蒿的人。

陕西有一种油茶,是当年走西口时流传下来的干粮做法。就是把面炒熟,和牛骨髓油拌在一起,饿时用开水一冲就能吃,当干粮很方便的。

高邮少面多米,干粮也用米来做。

高邮人把糯米炒成米花,装在坛子里,来人时加糖冲一碗,招待客人。如果要避灾祸躲战火,它就成了最好的干粮。

汪曾祺小时候,家里一次炒一石糯米,装在“炒米坛子”里。

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算是点心,也就可以以泡米带茶了。

可以被泡的,不仅有炒米还有焦屑。焦屑就是锅巴磨成的碎末,口感当然比炒米要香,调匀后呈糊状,色泽就有点像陕西的油茶了。

汪曾祺上小学时,北伐军与孙传芳的军队开仗。大家都以为红十字会是哪一方的军队都不能打进去的,进了红十字会就安全了。

当时的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一个道士观里。汪曾祺一家带了一点行李就进了炼阳观。

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就靠冲炒米、泡焦屑度过。

那时的炒米焦屑,颇有点像现在的压缩饼干。不过现在,人们把其制成了米老头,携带更方便,成了人们喜欢的小吃食。

乡愁就是味觉上的思念。一个人,无论在外闯荡多少年,哪怕口音变了,但对故乡的食物,仍无限怀想。

高邮有一种东西,一直为汪曾祺所津津乐道,那就是咸鸭蛋。

据说,高邮咸鸭蛋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蛋黄通红,看起来就很赏心悦目。

高邮人吃咸鸭蛋很特别,是先敲破鸭蛋的“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有一年,北海的朋友寄来了海鸭蛋。味道也非常好,跟高邮鸭蛋一样,里面鸭油很香,蛋黄也是通红的。

窃以为,天下的鸭蛋,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汪曾祺之所以念念不忘,说高邮鸭蛋第二他第三,其实只是表明,自己对故乡的一种热爱罢了。

吃到的是野菜,品不尽的是情谊

味觉的触动和心弦的拨动,都是一种本能,身体不会说谎。汪曾祺的爱情婚姻,也跟食物关系密切。

汪曾祺和施松卿结婚的那天,风和日丽,两人从天安门,逛到了故宫,又逛了北海公园。

已是下午,汪曾祺肚子饿了,对施松卿说:“今天是我们的大喜之日,应该好好吃上一顿。”

可是两个人掏遍了口袋,也凑不起美美吃一顿的钱。

施松卿说:“其实吃什么都一样的,那边有个小饭铺,我们就去吃碗面吧。”

他们走进一家很小的饭铺子,要了两碗面。汪曾祺记得那面条很筋道,汤很鲜美,吃得他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细的汗。

那样美好的时刻,也印在了他们的脑子里。

“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

做羮汤的,是男主人汪曾祺。

一位老邻居后来就对汪曾祺的儿子汪朗说过:“总是看到你妈脚高高地跷着看外文书,而你爸——在那炒菜或干活!”

人以食为天,做的菜有人静静地咀嚼,轻轻地回味,是一份非比寻常的韵致。左手边是责任,右手边是幸福。

汪曾祺厨艺很不错,所以他还教朋友做菜。

其中有一种“金必度汤”,原料很普通,可做工却非常考究。

要把菜花、胡萝卜、马铃薯、鲜蘑和香肠等全部切成小丁,熬成的汤里,居然还要倒上一瓶牛奶。起锅之后,还要撒上胡椒末。真可谓是精工细作。

有一个时期,汪曾祺每天做饭,手艺见长。他便发明了一道菜,叫塞馅回锅油条。

做法是:“买油条两三根,劈开,切成一寸多长一段,于窟窿内塞入拌好的剁碎榨菜及葱丝肉末,入油锅炸焦,极有味。”

汪曾祺形容此菜:“嚼之声动十里”。

很多菜都是馋人瞎捉摸出来的,可是人们为什么要瞎琢磨菜品呢?汪曾祺又为什么要发明这样一道菜呢?

对于爱家人的他来说,答案不言而喻。

做的是野菜,悟到的是人生

汪曾祺的厨艺再好,其实也是通过学习掌握的。对于美食,他有一种天然的爱,总能够从善如流。

汪曾祺说:我是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都要买一点尝一尝的。

于是,本来不吃苦瓜的汪曾祺,学会了吃苦瓜;本来觉得芫荽有臭屁虫味儿的汪曾祺,也学会了吃芫荽。

当然,汪曾祺还学会了跟河南人一样,吃油饼就蒜。

那时汪曾祺在长影拍片,有一天他跟厨房的炊事员一块吃早饭。吃的是炸油饼,就着蒜吃。

汪曾祺说:“吃油饼哪有就蒜的!”

河南籍的炊事员说:“嘿!你试试!”

果然,汪曾祺一吃,就爱上了这种味,后来吃面,也要就蒜。

其实,汪曾祺是没有到过安康。安康的农家,都会制作榻辣子。把姜蒜辣椒剁碎,用盐一拌,抹在刚做好的油饼上。

咬一口,里面混合着辣椒姜蒜的辛香,麦面的香和着油香,那味道才叫一绝。那是一种吃过后,就不可能忘记的味道,是汪曾祺也会喜欢的味道。

汪曾祺学会了吃苦瓜,学会了吃香菜,也学会了吃辣。他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汪曾祺常常用美食来招待朋友。

写过《桑青与桃红》的作家聂华苓,曾到汪曾祺家做客。

汪曾祺做了几道菜,让聂华苓吃得非常惬意。其中有一道煮干丝,她最后竟连一点汤都端起来喝掉了。

煮干丝是淮扬菜,要用干贝吊汤,愈是高汤愈妙,汪曾祺做这道菜很地道。

汪曾琪也招待过台湾女作家陈怡真,那时正是北京小萝卜长得最足最嫩的时候,他便做了干贝烧小萝卜。

汪曾琪说,这个菜吃得他自己都很诧异,味道如此鲜甜!

汪曾琪还给炒了一盘云南的干巴菌,结果剩下一点点,陈怡真用一个塑料袋包起,说要带回宾馆吃。

看来,汪曾祺靠美食,交到了许多好朋友。

读书、喝酒、做菜,是汪曾祺一生的爱好。他的一生,可以用三杂来形容:看杂书、写杂文、吃杂食。其实还有一杂,就是杂做美食。

做美食就像做人,必须真材实料,还要去杂选优,精心烹饪才会成为美味佳肴。

【排版|匆匆 审核|沐漪】

【每日话题】关于汪曾祺 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柴叔爱听~

(欢迎关注,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原创不易,盗文必究。)

- END -

杨明娜(“妖系美人”杨明娜:曾以绝美古装“出圈”,陷出轨疑云?可惜了)

妖系美人杨明娜曾以绝美古装出圈陷出轨疑云可惜了古装大戏山河月明低调开播在这部云集了...

接寄拍是什么意思(兼职寄拍模特靠谱吗?警方提醒)

极目新闻记者 周丹街拍模特、旅拍模特见得多,那么寄拍模特呢?随着网购的发展,寄拍模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