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僧(公费留学不轻松|日本留学僧入唐学习,为何是技不如人的无奈行为)

最后更新 :2023-05-22 13:20:56

公费留学不轻松|日本留学僧入唐学习,为何是技不如人的无奈行为

大唐盛世

作为我国封建历史上最为繁荣与兴盛的朝代之一,唐朝的文化、精神等一切内涵性的事物早已深深融入进中国人的骨子里,并将伴随中国的发展而一直延续。并且由于当时唐朝的兴盛,吸引了众多外国人前来经商、学习,日本便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国家。

尤其是在唐朝树立对高句丽的直接统治地位后,两国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联系也愈发密切。而留学僧作为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群体则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唐朝居住、学习知识与佛法,然后将这些先进文化传播到日本,有力推动了当时日本社会的发展。

日本留学僧的情况概述和来到中国之后的具体生活情况

  • 日本政府对留学僧的选拔有着十分严苛的规定

当时的唐朝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无论是文化、军事、还是政治都几乎已经达到了一个封建王朝的顶峰;彼时的日本则还是一个落后的奴隶制国家,整体局势甚至都还处于战乱之中,毫无与唐朝相提并论的资格。

尤其是在白江村战役后,日本在与唐朝的战争中惨败,这促使当时的天智天皇不得不改变了对外策略,决定从文化到政治等全方面地向唐朝学习。而佛教作为中日文化中十分相通的共同点,便在此刻发挥了重要的沟通桥梁作用。

将一定数量的僧人派遣到唐朝,不但可以起到留学生的学习作用,也可以对国内的宗教发展有着不小的推动力,可谓是一举两得。在唐朝存在的近三百年间,日本一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六批人次,最少的一次也有两百多人,最多的一次则达六百多人。

留学僧去唐朝

被派遣前去唐朝的人任务极重,日本政府决定挑选国内的出众的人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普通留学生的选拔中,"以出身日本中下层官吏子弟为主",并且需要具有一定的汉文化知识与技能,年龄则一般是十六至二十四岁,正处于人趋近成熟而学习能力又强的阶段。而僧人虽然并未有明确记载,但也必定是挑选的各寺院中佛法出众、声名较盛之人,不会差到哪里去。

同时,日本政府对于这种派遣特别重视,甚至在其历史上发生过因为有人不跟随大使进入唐朝而被秘密处死的例子。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日本刚刚经历推古朝改革,佛教在全社会的地位处于一个稳定的上升期,这应当也是在需要对外派遣学习者时日本政府会将目光投向僧人的重要原因。

  • 留学僧来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极大影响

虽然留学僧从本身性质上来说是佛教中人,无论是去往哪个国家都能够以出家人的状态生存,但作为日本政府寄予厚望了的使者,公费留学的他们,生活却并不轻松。唐朝政府对这些外来学习的人本来就设置了许多的学习标准和课程,并且时常以考试的形式来进行成果的验收,如宾贡科考试便是专门为外国人所开放。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留学僧在唐朝的合法学习时间一般为二十年。

"若使专守微生之信,岂待二十年之期?"但也正是因为有着如此长的滞留期,才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对唐朝的文化知识进行消化与积累,从而更好地运用到对日本的改进当中。

学习佛法

除开唐朝政府规定的学习任务之外,他们还需要在唐朝学习各家的先进佛法,参加许多经文注解、讲义的活动,奔波劳累的同时也花费了大量资金。虽然这些费用为日本政府一手承担,但也不可避免地加深了他们的烦恼。

由于本身便是从国内众多能力出众者中所挑选出来,虽然在唐朝的生活环境等一切都与国内有所不同,但日本留学僧中的大部分却还是在学习上有所成就,甚至其中的优秀者还在唐朝寺院内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圆珍就曾先后在青龙寺、大兴善寺接受秘法学习,并在国清寺建立一堂,担任清观主持,拥有较高的威望。

吟诗作赋

除此之外,许多日本留学僧还在了解中国文化后,也在诗歌方面有所建树,并与当时的一些著名诗人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会偶尔从繁忙的学习之中抽出时间来吟诗作赋,其行为习惯其实与唐朝人已无太大差别。直到他们将要回国,诗人们也会写诗赠别。

如皮日休对圆载写的"讲殿谈余著赐衣,椰帆却返旧禅扉",韦庄对敬龙写的"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情真意切,流露出深深的不舍之感。

学有所成的留学僧归国后对日本的文化政治等方面造成了巨大影响

  • 日本佛教在短时间内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繁荣时期

虽然佛教在公元六世纪中叶就已经传入了日本,也受到了来自日本政府大力推广和弘扬。但由于其缺乏经典书籍、地处偏远且无法进行大规模的佛法交流,使得早期佛教在日本的传播虽然快速,但却并未真正繁荣。直到日本向唐朝大量派遣使节后,这一现象才终于得到了改善。

僧人

首先便是众多佛教宗派的建立。奈良时代,平城京内兴起了三论、成实、法相、俱舍、华严和律宗这六大宗派。在这六大宗派中,三论宗由曾经去过唐朝的慧灌开创,其内的几位大师也与唐朝有着密切关系,并在之后创立了成实宗。而律宗则是鉴真东渡之后,亲自在日本开创而成,对日本佛教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便是归国后的僧人带回了大量重要的佛教典籍,为日本佛法的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书面参考,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如圆珍就在大中十二年携带经书千余卷回国,在到处讲解这些经文的同时,还写成了《法华论记》、《法华玄义略要》、《大日经指归》、《讲演法华仪》等书,成为日后天台宗的教学圣典;又如玄昉曾带回《开元大藏经》,为日本大兴密教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对外国经文的带回是受到日本政府大力奖赏的行为,毫无疑问,物质上的刺激对该现象的产生与盛行也起到了关键影响。

寺庙

日本僧人在见识到了唐朝寺院林立且建筑宏伟的情景之后,也不禁心生向往,对本国能够修建这些寺院产生了十分渴望的念头,这不仅能更有利于佛教的兴盛与佛法的传播,还能使国内呈现出一种盛况,振奋人心。

此外,日本留学僧在中国的学习内容囊括众多,他们对建筑艺术与原理也颇有研究,有着足够的能力以唐朝为蓝本建立符合本国文化的寺院。

道慈就曾向天皇上奏说道:臣僧在中华时,见西明寺,私念异日归国,苟逢盛缘,当以此为则,写诸堂之规,袭藏巾笥。今陛下圣问,实臣僧之先抱也。

在六世纪末,日本仅有数十所寺院,到了八世纪末,这一数字已经飙升到四百多,发展十分迅速。

  • 学问僧的归来对日本政治的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日本向唐朝派遣众多学生、僧人的主要目的便是希望他们学有所成之后能将唐朝内部先进的政治体制运用到本国政府的改革之中,从而推动自身的发展。而在亲眼目睹隋唐两朝的更替之后,这些僧人与学生更加意识到一个好的政治体制对国家是有多么的重要,并也深切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有所进步。

在日本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改革——大化改新中,留学僧新汉人旻担任国博士,灵云、惠云分别被推举为十大师之一,特别是南渊请安,更是为这次改革提供了许多实质性的建议。此外,这些留学僧还将唐朝的治国理念一并带入了日本,仁义礼智信成为当时被大力提倡的理念,"治民安国必以孝理,百行之本莫于先兹"、"事君致命,移孝为忠"的思想盛行一时。

日本对唐派遣留学僧的实质其实是无奈之下的举动

在对唐朝进行大规模的学习活动之前,日本与唐朝之间爆发了两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即白江口战役。在这次战争之前,日本的政治实权一直处于苏我氏之手,并死死压制着天皇。直到中兄大皇子在通过乙巳之变战胜苏我氏之后,天皇家族才重新掌握了朝政。在这次政变之后,日本随即开始了大化改新,整个日本的政治经济也呈现出突飞猛进般的发展。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前提存在,才使得日本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实力能够对抗唐朝。

唐朝与日本的战争

然而,白江口战役的惨败让日本很快认清了现实,并决定向唐朝学习。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当时的日本战胜了唐朝,不但可以在朝鲜地区巩固起自己的地位,甚至还可以此为跳板对唐朝在中原的统治形成一定的威胁,更莫说向它学习了。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日本对唐朝派遣大量使节是知耻而后勇的举动,但更多的也是技不如人后的无奈行为。

总结

正是因为有着如此长时间与深程度的对唐学习,才使得日本的文化之中总是充满了唐朝的元素。正如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所评价道:"平安京可以说是万事都效仿长安,是长安的翻版。"而这种影响早已超越了时间的限制,直到千年后的现在,无论是服装、建筑、文字还是政治制度都有着唐朝的影子,日本也一直被看作是外国之中唐文华保留最多的地方。但是,日本也并非是一昧模仿,而是也融入了许多本民族的特色,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大和文化。

参考文献:

1.《隋唐时期来华学问僧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2.《遣唐使中留学生及学问僧对日本历史文化的贡献》

- END -

复旦大学出国留学项目(同济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留学主要去了哪些大学?)

同济大学届本科毕业生留学主要去了哪些大学同济大学始于年的同济德文医学堂年与创办不久...

短发丸子头怎么扎(双丸子头扎法学生短发?)

双丸子头扎法学生短发?可以高扎分两缕然后弄丸子头 ,也可以低扎丸子头都可以啊 非常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