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留学生聚居地 西安(唐朝的大学——西安学习巷)

最后更新 :2023-05-04 17:02:45

唐朝的大学——西安学习巷

唐朝的大学——西安学习巷


2006年初夏,我到西安出差,闲暇之余游览古城风光,信步来到一个叫做学习巷的地方。普普通通的一个巷子,怎么冠以“学习”二字呢?带着疑问,我走近了学习巷,也走进了那一段似乎早已被遗忘在历史深处的文化繁荣。

满街都是古香古色的建筑。站在巷子口,身后的高楼大厦车来车往喧嚣浮躁使自己觉得还在公元2006年,进了学习巷,阳光温柔、暖和,忽然觉得好像回到了盛唐世界: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都是那些躯干魁梧高鼻深目的外国人,也有一些浅眉细眼的小个子的穿着木屐和服的外国人,大都说着生硬的中国话,当然也有些人说得很流利了,高兴地谈论着什么,熙来攘往于栉比鳞次的店肆校舍之间。

那些人是来学习中国文化的,是当时外国派往大唐的留学生,在东邻日本,这些学生还有个专名,叫“遣唐使”。

在学习巷的留学生,最多时曾达三万人——在那个尚且不知飞机、轮船、动车为何物的年代,这是个什么数字!

这些不远千里、万里,骑着骆驼、马匹甚至毛驴前来取经的人们,当时就是住在这条没有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宽、也不比上海的南京路富丽堂皇的小巷子里。他们在这里悉心求索,讨论心得,获取学问,这条巷子因此冠名“学习巷”。

这是多么狭窄和普通的一条巷子,可我却仿佛看到了中外文化交流之河在这条巷子里是那么的宽阔、壮观!

这首先是因为中华文明之河的源远流长,在一千多年前的盛唐,这条文化长河曾滋养了多少西域和远东文明,影响了多少我们的远亲近邻啊。留学生们从这里学习到了中国的先进文化,最终赶上和超过了老师。

这当然也是由于盛唐以后,中国一代代统治者很少再有开放的胸襟和进取的情怀,而是满足于“关起门来成一统”,其中又以明朝和晚清的绝对闭关自守为最,所以才有了中华民族备受欺凌和屈辱的一部中国近代史。

可是,这个文化之源却从没有干涸,由它滋养出的国民,尤其是其中的知识分子、仁人志士,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从未放弃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与梦想。

我高兴地看到,这一梦想如今已渐渐成为现实,学习巷的复建,西安古城那川流不息的外国游客和他们脸上那满是惊诧兴奋的神情,就是明证。

“先练气,后发声,这样才能演奏出曲子!”卖陶埙的老大爷笑着说,并拿起一个埙来,先试了试声音,而后苍凉悠远地吹起一曲《苏武牧羊》。

他的老伴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们,偶尔整理一下摊位上各式各样的陶勋。

街边正在篆刻的老者,当我问他印章价钱的时候,他只说了句“十块”,连头也不抬,仍遨游于那方寸世界。

经过一个书画店,从侧门进去。一个青年正伏案书写一幅蝇头小楷,那凝神静气的感觉,让我也变得脚步轻轻,生怕扰了人家。墙上挂的字有的秀美儒雅,有的大气磅礴。

我没有问价。字画有价,功夫无价,学术之心亦无价。“先练气,后发声”,打好基础,才有长远。这是对待学问的态度,恐怕也是治国理政的方针吧。

为学者不能浮躁,为政者亦不能狂妄。纵观世界各国兴衰史,凡是强大的国家,无一不是从尊重文化、凝聚精神、热衷学习开始,凡是衰弱的国家,也无不是由于固步自封、荒废学习、文化腐朽、精神萎靡。

只有秉持开放的胸怀,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容纳和汲取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并善于创新,一个民族才能不断发展进步,以强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为旧时代一个国家强盛、文化发达的见证者,曾经的学习巷似乎已经逝去了。但是,我们能够欣喜地看到,随着中国的逐渐强大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在北京、在上海、在西安,又有许多新的学习巷出现了。

而且,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学习巷作为一个港口,它所告诉我们的,它所见证的,将永远不会消失,它永远启迪和激励人们不断思考和探索:从这个港口出发的船只,它的目的是什么,它要驶向何方,以及,今后的路,该怎样走。

- END -

谢菲尔德大学一年学费多少(谢菲尔德大学一年学费多少人民币)

利兹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哪个比较好到底入学要选哪个利兹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在英国乃至世...

留学美国分数(最新U.S.News美国大学排名出炉!想申Top30本科,SAT/ACT要考多少)

最新美国大学排名出炉想申本科要考几多弁言这是来自群众号索沃美本留学关于最新美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