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怎么穿(解锁汉服穿搭的正确姿势)

最后更新 :2023-04-13 22:09:19

解锁汉服穿搭的正确姿势

“左衽?你死了吗?”


一位豆瓣博主在拍摄毕业照时选择身着汉服,后来却懊悔地发现自己把衣服穿错了——右衽穿成左衽,当她把照片发出来并无奈自嘲时,其下的评论纷纷质疑这位左衽的博主是在cos蛮夷,还是在cos死人。


再也没有像汉服这样需要“有文化”的硬核穿衣了。汉服爱好者陈晟,本身就从事历史类工作,在把一件汉代或明制汉服穿上身之前,他要手动绘制这套衣服的图样,至于绘制成什么样子,陈晟会在博物馆观察出土汉服的样式,再把成形的图样送给店家制作,有时甚至会自带布料。


不过,像陈晟这样专业、技能点满的汉服爱好者毕竟是少数,加之迄今为止,汉服圈内都没有对“汉服”下一个精准且权威的定义,到底怎么穿汉服才正确,对很多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


李玲汉服混搭。(摄影师 丛二)


何为汉服


汉服圈的树形结构图一直枝节丛生。2019年,微博的“汉服”与“仙服”正式宣布分家。和汉服不同,“仙服”的主要特征除了美之外,大部分属于“时代的眼泪”,即曾经作为汉服推广,但后来又被证否的形制,包括魏晋风、裙头不共腰两片式裙、n绕式裙裾等。


那什么才是汉服?《左传·定公十年》描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也可以说,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是从夏商周时期到明朝,华夏民族所着的、具有浓郁华夏民族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总体集合。


著有《汉服归来》的杨娜在其书中总结了汉服的主要特征:一是交领右衽。交领是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而衽即衣襟,右衽就是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反之则被称为左衽。


那个毕业穿汉服穿成左衽的女孩,之所以被恶语相向,是因为在历史进程中右衽被赋予更多的含义。交领的服饰遍布东亚各民族,但唯有汉服有明确的右衽制度,因此左衽也被视为蛮夷。


到了明朝,道家以左为阳,以右为阴,右衽表明你是活人,反之就成了寿衣的雏形。但随着历史的演变,不管是清朝的剃发易服,还是民国的长袍,汉人的右衽惯例竟然被保留了下来。


二是无扣结缨。汉服基本不用扣子,两根细细的带子,一左一右在腋下“结缨”,一内一外就可以固定衣襟。杨娜在书中特别提到:“隐扣,又称暗扣,表面上看没有扣子,实际上一颗布扣隐藏在了里面。这也说明,汉服的系带并非因为古人没能发明纽扣。”


三是褒衣大袍。大街上仙女姐姐们飘逸的长袍便是其最大的特点,“袖宽且长”。但这不是唯一的特点,汉服的小袖、短袖也很为常见。汉服袖子一般都比手臂长,最常见的深衣规定要回挽至肘,袖径最宽的达四尺,垂下手几乎及地。这样的衣服平看下来平平无奇,但一旦穿上身便显得飘飘欲仙。


汉服变变变


陈晟作为汉服爱好者,有时却觉得和自己的家族背景有些“冲突”。出生在北京的他,其实原本是八旗子弟,而在汉服的发展历史中,遭到过的最严重破坏莫过于清军入关后的剃发易服。满清入主中原后,汉服渐渐消失。


除了清朝的服饰外,此前每个朝代的汉服都各有其特点:春秋战国时期,衣服比较宽松,领子通用矩领,没有纽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时在带上还挂有玉制的饰物。这时出现了曲裾深衣,它还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


而秦尚黑,服饰也基本沿袭,因此或许只能从颜色上分辨一二。


广东中山市博物馆先秦两汉服饰复原展中的燕尾式曲裾袍。(fotoe 图)


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流行,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此时衣服已经发展成直裾之衣,不过古代裤子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着曲裾深衣。


此后,便是沿袭和改良,魏晋时代的男子服装常常大袖翩翩,女子则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剪裁十分宽松,看起来飘飘欲仙,最为当下的小姐姐们喜欢,只是因为“改良”过多,成为“仙服”,已经与汉服分了家。


唐代的服饰或许可以参考电影《长安十二时辰》,官吏平日里可以穿圆领窄袖袍衫,女子则着襦裙(又称衫裙)。此后,五代时期和宋代都基本沿用了唐。


除了正确穿戴某一朝代的汉服外,有心人在配饰上也多有讲究,甚至购买假发就为了搭配服装。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披头散发的不行。


古汉服的鞋也很有讲究,厚鞋底、鞋头往往有翘起的装饰。鞋头向上翘起也是为了避免人踩到衣服,跌倒。更讲究的人,也可以选择佩剑,古人在穿戴正式服装时往往会带着自己的佩剑。


襦裙的“胜利”


2015年开始接触汉服圈的李玲发现,襦裙是圈内最受女性买家欢迎的衣服,毕竟是汉服中的常服,更适合日常穿着。


春分时,李玲会穿上水红衫子绿罗裙,戴上杏花簪,和园子里的海棠花相映红;夏至时,着橙粉调薄衫配月白金线马面裙,将发髻低挽,再加一把洋伞;秋分时,用金丝袄配织金裙,拎着自己做的月桂兔荷包;到了冬至,中长款交领袄子,配雅白色妆花马面裙,外面是方领对襟披袄,优雅又御寒。


什么才是最“汉服”的襦裙呢?事实上,襦裙一直是中国古代女性服装里面最主要的形式之一,从战国到明朝,前后两千多年,襦裙经历了长短宽窄的变化,但基本形制却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



所谓襦裙,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此时的上衣跟现代的短袖衫没什么区别,上襦的领口变化多样,盛唐时期袒胸大袖衫一度流行。


披肩也从狭而长的披子演变而来,后来逐渐成为披之于双臂,舞之于前后的飘带,这是中国古代仕女的典型服饰,在盛唐及五代最为盛行。


到了宋代,有了程朱理学的加持,大家的衣服也变得不那么艳丽了。此时除上襦外,女性罩衫流行“褙子”,下裙时兴“千褶”、“百叠”,腰间系以绸带,裙色一般比上衣鲜艳,裙料多以纱罗为主,绣绘图案或缀以珠玉。


明代流行袄裙(襦裙的演变),上襦为交领、长袖短衣,裙内加穿套裤。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


如果你是一位男性的汉服爱好者,看着大街上那么多小姐姐的襦裙心生羡慕,倒也无需遗憾,男子也有属于自己的襦裙,同为上襦与下裙组成,只是比起女子的襦裙,样式花纹上质朴一些。


汉服的襦裙也要和韩服分辨开来。朝鲜服的女装也分为上襦下裙,只是上襦为小灯笼袖斜襟短衣,以花结襻带系合;下裙为高腰长裙,少女为统裙式,婚后缠裙式,裙内用金属支撑。


你怎么穿着农民的衣服?


襦裙好看,仙服飘逸,每日穿着这样的衣服,有时候会生出一朝穿越的愿望来。只是看看你银行卡的余额,刚吃完的外卖,若真的穿越回古代,你真的有幸成为官宦小姐,富家子弟吗?


穿越之前,不如先来看看按照概率最容易从事的职业——农民的服装。


某线上汉服品牌销售的“短打”。


农民作为中国古代平民百姓中占比最大的部分,他们所穿的衣服多是以能进行农活为主的短打。所谓“短打”,并不是指武功拳法。短打是古代汉服的一种,又称“竖褐”、“裋褐”,但这里“短”不是长短的意思。“短”“竖”“ 裋”三字同音,都读作“shù”。“短”通“ 裋”,“竖”是竖裁的意思,就是代指通裁的上衣。


“褐”则指的是用麻料、兽毛编织的衣物。所以,短褐的原意是用粗麻或兽毛编织的粗布上衣。短褐亦引申为普通百姓的劳作装、便服(包括了上衣下裤)。或指地位卑下的人。到了清末,短褐才在小说、戏曲中被称之为短打。


当然,这样方便活动、干活的衣服除了受农民喜爱之外,习武之人也常穿,古代兵士训练的时候也将此作为训练服。


后来,每天穿戴朝服的老爷们渐渐也发现了短打的好处,它不仅穿起来凉爽舒适,整体上也没有多余的部分影响身体活动,在天气炎热时,他们脱下官服,在非正式场合里往往也会换上一身短打。


然而在现代汉服圈中,这样的短打却少有人穿,直到最近几年的汉服活动,才偶尔有人一身短打,看起来和现代服饰没有太大差异。


这在陈晟看来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对于普通人穿的衣服我们重视不太够。现在包括《大明风华》等电视剧都有一个特点,皇帝穿的也都是普通服饰,这个在历史上确有记载,我们外面的人穿什么,皇上(平日里)就穿什么。一些高级的知识分子就是不喜欢穿官服,认为这样太强调一种阶级感。你看像《水浒传》里面讲了很多老百姓的服饰,样子很多,很漂亮。如果还原也会十分好看,但是这个工作一直没有人去做。”


尽管掌握很多汉服知识,陈晟认为对汉服太过于上纲上线没什么必要,标准应该有,但毕竟对大多数人而言,穿汉服更类似于一种娱乐活动,好看罢了。因此太过于考究的汉服爱好者们,有时也被称为“古墓派”。

杨娜则认为,穿“汉服”上街,不管是混搭的形制,还是仙服,本身就是对汉服的一种推广。


李玲个人对汉服的颜色搭配也有审美的要求。上衣是鸢尾紫,下裙就不能是大红,最好是娇黄色。到了某个特殊时令,衣服上最好也有相关的元素,中秋节的裙子要有玉兔的纹样,到了冬天则换成梅花或者葫芦。


李玲汉服混搭。(摄影师 少女飞)


不想穿全套汉服时,李玲也会尝试混搭风。Oversize的暗红色西装搭配明代马面裙,或者是窄袖的宋代飞机袖短衫加一条阔腿裤和一双乐福鞋。古着贝雷帽、切尔西靴、巴拿马草帽也都是效果出众的配饰。


撰文 | 徐牧心 王一博

编辑 | 王莹莹

~END~


- END -

奥申留学(热搜爆了!谷爱凌将任美国申奥大使!不后悔代表中国)

热搜爆了谷爱凌将任美国申奥大使不后悔代表中国美国当地时间月日晚在年代峰会上奥运冠军...

originals

originals是什么意思 originals是什么品牌? originals app originals怎...